高远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个人简介高远东,山西祁县人。1979~198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研究生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分别在鲁迅博物馆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工作。1993年8月回北京大学工作至今,其间曾在首尔大学、东京大学等地任教。

学术兴趣除了鲁迅、周作人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思想发生关系的那部分历史。

专著与论集《现代如何“拿来”——鲁迅的思想与文学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编著《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高远东等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鲁彦代表作》(高远东编选),华夏出版社1997年

《冯至代表作》(高远东编选),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

《丘东平代表作》(高远东编选),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

《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钱理群高远东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版·语文》(必修1~5,主要编写者之一,顾德希主编),北京出版社2008年1月

论文《论七月派小说的群体风格》,《文学评论》1988年第2期

《历史·价值·主体性》,《文学评论》1988年第5期

《〈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鲁迅研究动态》1989年第2期

《自由与权威的失衡——高长虹与鲁迅的思想冲突一解》,《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5期

《道德与事功:鲁迅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承担》,《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10~11期连载

《歌吟中的复仇哲学——〈铸剑〉与“哈哈爱兮歌”的相互关系读解》,《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2期

《鲁迅〈无题二首〉并非写于同时》,《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第9期

《经典的意义——鲁迅的小说兼及弗·詹姆逊对鲁迅的理解》,《鲁迅研究月刊》1994年第4期

《鲁迅研究的当代传统及其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1期

《未完成的现代性——论启蒙的当代意义并纪念五四》,《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第7、8、9期连载

《路翎与七月派小说》,收《中国新文学60年》(朱德发 邢富钧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6年7月

《立“人”于东亚》,《方法》1997年第10期

《自由之鉴:蔡元培与鲁迅》,《方法》1999年第2期

《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

《以主体的姿态面对》,《读书》1999年第6期

《旧课题与新期待——关于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

《现代如何“拿来”——以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确立为中心》,《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7期

《〈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鲁迅の可能性 : 『破悪声论』に手がかりを求めて》,《中国研究月报》(日本)Vol.57.No.3,2003

《鲁迅的可能性——也从〈破恶声论〉寻找支援》,《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7期

《鲁迅小说的典范意义》,《现代中国》第2辑

《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以〈故事新编〉的相关小说为中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1期

《记念丸山升先生——关于他及当代中国思想》,《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2期

《道家に対する鲁迅の拒否——『故事新编』の関连する小说を中心に》《中国研究月报》(日本)Vol.61.No.3,2007

《“仙台经验”与“弃医从文”——对竹内好曲解鲁迅文学发生原因的几点分析》,《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4期

担任过的课程中国现代文学 鲁迅研究 周作人研究 鲁迅小说研究 大学语文等

科研项目鲁迅早期思想研究(自选)

“附逆”后面的文化——周作人出任伪职问题研究(自选)

谷牧30年代文学活动研究(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获奖与陈平原、温儒敏、方锡德、商金林一起,所授“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获2004年北京市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