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市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武汉都市圈

武汉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2004年市区非农人口达到484.70万人(本文所有人口数据,如未特别说明,均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了圈内其它15座城市人口的总和,是中部地区惟一的大型城市。圈内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缺位,达到大城市武汉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2004年市区非农人口达到484.70万人(本文所有人口数据,如未特别说明,均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了圈内其它15座城市人口的总和,是中部地区惟一的大型城市。圈内百万人以上的特大城市缺位,达到大城市规模的也只有黄石一座城市,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超过总数的87.5%(图1)。借鉴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的城市首位律进行分析可知,与第二位城市黄石比较,圈内城市首位度高达8.09。这种高首位度与城市等级规模的断层并存,极不利于大型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图1)。城市体系内缺乏强有力的“二传手”,会使武汉市与其他中小城市的关系链发生断裂。这不但会影响首位城市优势的发挥,同时也会造成城市体系的整体功能发挥受阻。目前圈内城市化率已达40%,按照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整个区域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因此调整城市规模、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等级规模结构。规模的也只有黄石一座城市,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超过总数的87.5%(图1)。借鉴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的城市首位律进行分析可知,与第二位城市黄石比较,圈内城市首位度高达8.09。这种高首位度与城市等级规模的断层并存,极不利于大型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的发挥(图1)。城市体系内缺乏强有力的“二传手”,会使武汉市与其他中小城市的关系链发生断裂。这不但会影响首位城市优势的发挥,同时也会造成城市体系的整体功能发挥受阻。目前圈内城市化率已达40%,按照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整个区域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因此调整城市规模、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等级规模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武汉是“中部崛起战略支点”①。武汉都市圈的建设对中部地区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武汉都市圈,不仅是武汉的战略,也不仅是湖北的战略,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如果能够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以迅速推动武汉都市圈的发展,就能为从根本上改变中部塌陷的现状打下基础。目前,湖北省提出了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周边1小时交通范围内的黄石、黄冈、鄂州、咸宁、孝感、仙桃、潜江、天门八市共同发展的“1+8”城市经济圈。“1+8”城市圈是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虽然空间距离是影响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的重要因素,但都市圈的边界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上的概念,更大的程度上是核心城市经济边界的确定。本文利用引力与场强模型,并结合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对武汉都市圈进行了重新划分,这对于明确武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实现武汉都市圈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