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场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祝场村概况祝场村位于海宁县治硖石镇西南8.7公里处。北纬30°28′,东经120°37′。东隔平阳堰港与马桥村相邻,南界丁桥,西毗丰士,西北连庆云,东北交伊桥。面积15.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委员会,81个村民组。有2个自然镇(祝家场、金石墩),115个自然村。2771户,12341人。均系汉族。是以水稻为主的半经济作物区。 以驻地祝家场(简称祝场)得名。解放前属庆云镇和丁芦镇政区。解放初建政为祝场乡。1956年划入金石乡和华光乡的部分行政村,名称不变。1958年与斜桥、庆云、丰士乡及斜桥镇合建为斜桥公社。1961年原祝场乡部分从斜桥公社分出,建为祝场公社。1966年更名东方红公社。1981年复名祝场公社。1983年8月改建为祝场乡。 地处杭嘉湖平原。平均海拔3.4米,地势偏低。耕地和专桑占总面积的62.82%,水面占4.79%。境内河流纵横,灌渠如网,有11个机站和配套排灌设备,可防旱涝。水路有境东平阳堰港,陆路有新筑硖祝公路,交通方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9℃,年均降水量1167.3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祝场乡,解放前由于交通不便,被称为“不通火车、不通汽车、不通轮船”的死角。解放后重视乡村交通建设,近年来新筑了硖祝公路、修筑了多条纵横机耕路与各村相通。还以自筹资金建造了一所大型影剧院,文化活动开展很是活跃,曾荣获省先进单位称号。

现代著名会计师、经济学家徐永祚的故里在金石村徐家场。

祝家场Zhujiachang自然镇。简称祝场。95户,353人(其中集体户10户,157人)。

在县治硖石镇西南8.7公里,共和桥港。祝场乡人民政府驻地。祝场之名,以祝姓得名。据传:早在250年以前,其地是一片芦苇草荡,始居者祝姓于清乾隆年间从袁花徙此定居,经营海宁■菜和斗蟋蟀(属赌博)。后逐渐发展,建造楼房、花园,开设典当,遂成小集市,称祝家场。1947年《海宁民报》公布市镇等级,列属丁级镇。解放后有较大发展。街道呈“十”字形,水泥路面。有供销社、信用社、粮站、邮政代办所、棉百、饮服等各类商店,有县兽药厂和乡服装、毛纺、印刷、针棉织、农机、蔬菜加工、农具、修船、食品厂及乡物资供销经理部等。硖(石)祝(场)公路正向金石墩—丁桥一线延伸,沟通杭(州)金(丝娘桥)公路,祝(场)丰(士)公路于1983年底筑成通车,并与盐官乡九里桥相接,可通杭州等地。市场日趋繁荣,经济渐显活跃,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留茶村Liucha Cun驻地花园浜(非自然村)。230户,1121人。

在祝家场南0.6公里处。东依潘家桥港,南毗金石村,西靠横板桥港,北接祝家场。解放初建政为祝场乡留茶行政村。1956年建为留茶高级社。195 8年改建为留茶大队。1966年更名红卫大队。1978年11月复名留茶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留茶村民委员会。辖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耕地1076亩(其中水田828亩,旱地135亩),专桑216亩。地属水网平原。以种水稻为主,复种油菜、大小麦,栽桑育蚕,饲养猪羊。榨菜种植遍及各户,已成为传统副业之一。有轧花、电镀、日用品、粮食饲料加工等企业,设小学。

周家Zhoujia在祝家场南0.6公里,老开河(俗称龙船浜)西。以姓得名。5户,27人。

陈家场Chenjiachang别名陈家场地上。在祝家场南1.5公里,友谊桥北公路东侧。以姓得名。村东北部名王家浜。34户,158人。

〔注〕友谊桥:跨三水港。1980年建,为混凝土双曲拱桥。长24米,宽4米。载重汽—6级。

三水桥Sanshuiqiao别名湾溇上。在祝家场西南偏南1.4公里,三水桥畔。村袭桥名。因村旁有湾溇,故得此别名。9户,45人。桥南有粮食饲料加工厂、轧花厂,桥北有代销店。

〔注〕三水桥:跨金水桥港。始建年月不详。系板凳式石桥。据传:人立桥上可望见金水桥港、潘家桥港、横板桥港之水,故名。清末民初《海宁州志稿》中作“三思桥”。

俞家埭Yujiadai在祝家场镇南0.9公里,顾家门前南。以姓得名。28户,117人。

顾家门前Gujiamenqian别名溇东、溇西。在祝家场南1公里,俞家埭北。据传:明朝有顾姓富户居此,以其宅有墙门,故名。因村中有一长溇,居西者称溇西,居东者称溇东。24户,128人。

姚家兜Yaojiadou在祝家场西南缘,姚家浜西。以姓得名。28户,126人。村北有饲料加工厂。

南兜Nandou在祝家场东南偏南0.9公里,留茶亭南。村周三面环河,位于留茶亭南,故名。因居住者多半张姓,亦称张家场。11户,64人。

留茶亭Liuchating别名留道亭。在祝家场东南偏南0.5公里,留茶亭桥西北。村袭亭名。11户,63人。

〔注〕留茶亭:相传:早年设有供行人休息小亭。南宋康王南渡经此,口渴求茶,村民送茶与之解渴,康王深受感动,亲题“留茶亭”三字。后康王登基,拨银扩建此亭。有阳殿、关帝殿、佛殿、经堂间及供行路人住宿客房,规模宏伟,远近闻名(今废)。

朱家场Zhujiachang在祝家场东南0.65公里,金家浜北。以姓得名。12户,60人。

张家场Zhangjiahang在祝家场东南0.55公里,顾家兜西侧。据传:村中旧有张姓屠户,在祝家场开设肉店,即以其姓名村。10户,58人。有纸盒厂。

顾家兜Gujiadou在祝家场东南0.75公里,张家场东侧。村东有河兜,冠姓得名。16户,69人。

石路上Shilushang在祝家场南0.65公里,老开河(龙船浜)东侧。相传:村中旧时有一条南至高冠桥、北至庆云桥的石路,故名。17户,77人。

虞家角Yujiajiao在祝家场南1.3公里,三水桥西北。村处三水桥港河角,居住虞姓,故名。3户,15人。

沈家场Shenjiachang在祝家场南1.2公里,虞家角东北。以姓得名。因村中有一湾溇,故称湾溇上。22户,104人。

刘东村Liudong Cun驻地顾家埭。326户,1490人。

在祝家场东1.8公里处。以位于刘家桥东得名。东靠平阳堰港、南依樟德港,西界留茶村,北毗会龙村。解放初建政为祝场乡刘东、太平两个行政村。1956年建为刘东高级社。1958年改建为刘东大队。1966年更名东方红大队。1978年复名刘东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刘东村民委员会。辖9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耕地1456亩(其中水田1244亩,旱地92亩),专桑316亩。以种水稻为主,复种油菜、麦类,兼营蚕桑,饲养猪羊。副业有榨菜。有镀锌厂、玻璃拉丝厂、胶木厂、被面印花厂等企业。有影剧院1所,座位800只。有合作医疗站、代销店,设小学。

浦家门前Pujiamenqian在祝家场东1公里,刘家桥东南。相传:旧有浦姓武举人出于此村,故名。其旧宅已废,现尚存大理石石狮一对,村民视为传世宝物。52户,264人。

〔注〕刘家桥:《海宁州志稿·都庄》中载有其名。原为石桥1972年建为钢筋混凝土桥。长16米,宽3.6米。载重汽—6级。

郁家浜Yujiabang在祝家场东0.95公里,潘家桥港东。村北依浜,冠姓得名。33户,136人。

太平港Taipinggang别名南庄、高家。在祝家场东南偏东1.6公里,王家埭北。村以太平港得名。因村宅分散,故有南庄、高家之别称。38户,189人。

陈家石桥Chenjiashiqiao曾名邱家小桥、陈家木桥、保安桥。在祝家场东南偏东2.1公里,陈家石桥北。村袭桥名。27户,119人。

〔注〕陈家石桥:跨樟德港。始称邱家小桥,继为木桥,称陈家木桥,后改建为石桥,镌名“保安桥”,俗称陈家石桥。长16米,宽1米。

高家埭Gaojiadai在祝家场东2.2公里,韩泾港之永福桥。以姓得名。22户,91人。

顾家埭Gujiadai在祝家场东2公里,高家埭西侧。刘东村民委员会驻地。以姓得名。9户,37人。

周家场Zhoujiachang在祝家场东1.5公里,韩泾港北岸,藤桥东侧。以姓得名。40户,165人。

杭家兜Hangjiadou在祝家场东南偏东1.1公里,油车桥北堍。村旁汇兜,冠姓得名。20户,95人。

浦家兜Pujiadou在祝家场东南偏东1.2公里,红升桥东堍。村处河汇,冠姓得名。10户,47人。

徐家场Xujiachang在祝家场东1.5公里,韩泾港南岸,藤桥东侧。以姓得名。17户,79人。

庄里场Zhuanglichang在祝家场东南偏东1.6公里,韩泾港西岸。村名来历、含义无考。22户,96人。

田畈里Tianfanli在祝家场东2.1公里,徐家场东侧。以村处田间得名。8户,31人。

王家埭Wangjiadai在祝家场东南偏东1.6公里,太平桥西南。以姓得名。18户,98人。

陆家小桥Lujiaxiaoqiao别名斗金桥。在祝家场东南偏东2.4公里,陆家小桥西北。村袭桥名。10户,43人。

〔注〕陆家小桥:跨樟德港,镌名“斗金桥”。系板凳式石桥。长1.6米,宽1米。

同仁村Tongren Cun驻地水路上。398户,1837人。

在祝家场东南1.8公里处。村形似三角。东南濒平阳堰港,西南依金水桥港,西北靠潘家桥港邻留茶村、刘东村。解放初建政为金石乡同仁行政村。1956年建为同仁高级社,属祝场乡。1958年改建为同仁大队。1966年更名红星大队。1978年复名同仁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同仁村民委员会。辖12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耕地1931亩(其中水田1386亩,旱地341亩),专桑519亩。以种水稻为主,间种大小麦、油菜,兼营蚕桑,饲养猪羊。家庭副业有榨菜等。有印刷厂、塑料厂、童袜厂、锯板厂、饲料加工厂及乡砖瓦厂等企业。

周家角Zhoujiajiao曾名潘家桥。在祝家场东南1.2公里,潘家桥东北。以村处河汇,冠姓得名。据传:此村原为南北两村,北称周家角,南名潘家桥,后迁并为一村。现无潘姓。29户,111人。

宋家场Songjiachang曾名打铁桥、万寿庵。在祝家场东南1.4公里处。村以宋姓早年从高冠桥(丁桥乡海星村)徙此发展成村,故名。村北有打铁桥,村东有万寿庵(已废),故曾有此名。67户,330人。

王家角Wangjiajiao在祝家场东南1.8公里,王家漾东侧。村处河角,冠姓得名。36户,177人。

水路上Shuilushang在祝家场东南1.8公里,周家浜南岸。同仁村民委员会驻地。村以旧有一条较长的水路(放水沟)得名。38户,180人。村南有塑料厂、印刷厂、童袜厂及代销店、合作医疗站,设小学。

李家场Lijiachang曾名叶家兜。在祝家场东南1.9公里,戴家浜西侧。据传:此村原为李家场、叶家兜两村,因村宅扩建迁合一村。以姓得名。21户,94人。

保安桥Baoanqiao在祝家场东南偏东2.6公里,保安桥南。村袭桥名。23户,99人。村南有锯板厂、乡砖瓦厂。

朱家浜Zhujiabang别名东桥头。在祝家场东南2.2公里,水路上西北。村以浜冠姓得名。因村东南有东桥,故有此别名。32户,166人。

金家浜Jinjiabang曾名狮子坟。在祝家场东南偏东2.4公里,金家浜北岸。村以浜得名。据传:金家浜东北旧有狮子坟自然村,后并入此村。32户,131人。

曹家角Caojiajiao在祝家场东南2.4公里,曹家浜南岸。村处河角,冠姓得名。8户,40人。村南有渡桥、同仁水闸。

朱家兜Zhujiadou别名同仁桥。在祝家场东南2.1公里,许家浜端南岸。村处河兜,冠姓得名。因村北有同仁桥,故有此别名。56户,256人。

〔注〕同仁桥:为板凳式石桥。建于1947年,系朱久堂捐资所建。

沈家兜Shenjiadou曾名左伞兜。在祝家场东南偏南2.5公里,渡桥西南。村处浜兜,冠姓得名。据传:旧时村中有浜、形似伞柄,故曾称左伞兜。23户,107人。

孙家浜Sunjiabang在祝家场东南偏南2.3公里处。村中有宓家浜、孙家浜,村以浜冠姓得名。13户,53人。

叶家庄Yejiazhuang在祝家场南1.8公里,金水桥港东,潘家桥港南。村以始居者叶姓得名。现因王姓占多,故亦称王家庄。20户,93人。

金石村jinshiCun驻地金石墩镇。649户,2656人。

在祝家场南2.6公里处。以金石墩得名。东依金水桥港、平阳堰港(韩泾港),南界丁桥乡,西靠绵长港,北隔三水桥港与安乐村相邻。解放初建政为金石乡金石行政村。1956年与安乐村的安建代表区和稻谷代表区合建为金石高级社,属祝场乡。1958年改建为金石大队。1966年更名东风大队。1978年复名金石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金石村民委员会。辖16个村民组(23个自然村),有1个自然镇。耕地2307亩(其中水田1625亩,旱地443亩),专桑629亩。以种水稻为主,复种油菜、麦类,兼营蚕桑,饲养猪羊。有工艺总厂、竹器厂,产品有灯具、服装、纸盒等。有合作医疗站、代销店,设小学。

金石墩镇

金石墩Jinshidun自然镇。21户,41人。

在祝家场南2.6公里。金石村民委员会驻地。镇以旧有金石墩庙得名。《海宁州志稿·都庄》中已载其名。据传:镇区原四面环水(方言称“墩”),墩上杂草丛生,常有“金鸡”栖息,被认为吉祥之兆。后造一庙宇,称金石墩庙,从而渐成集镇。1947年《海宁民报》公布市镇等级,列属丁级镇。解放后为乡、社属镇。街横长150米,纵长50米,混凝土路面。设有棉百、饮服等各类商店及茧站、乡水泥预制场、灯具厂、工艺美术总厂、镀锌厂、制版厂及乡卫生院分部等单位。硖石至丁桥客轮经此,设有停靠码头。

马家兜Majiadou别名庙后头。在祝家场南2.4公里,朱家场东南。以姓得名。因村处原金石墩庙后,故有此别名。12户,46人。

朱家场Zhujiachang在祝家场南2.3公里,张家浜东侧。以姓得名。72户,271人。村西南有陈坟,为礼部郎中陈嵩之墓,《海宁州志稿》中有载。

徐家场Xujiachang在祝家场南2.6公里,在朱家场东南。据传:始居者徐姓,系从肖山迁此定居,后繁衍发展成村,故名。45户,177人。我国著名会计师徐永祚故居在此村。

邱家浜Qiujiabang别名邱家小桥。在祝场南2.8公里,徐家场之南。村袭浜名。18户,72人。

稻谷兜Daogudou在祝家场西南偏南2.6公里,绵长港之直木桥东堍。村北有河兜,村南为大片水稻田,故名。30户,148人。

宓家门Mijiamen在祝家场南2.7公里,假山浜东西两岸。相传:清代有个姓宓的武将出于此村,故名。28户,110人。

东金桥Dongjinqiao曾名东京桥。在祝家场南3.5公里,杨家场之南。村袭桥名,以谐音讹作今名。26户,120人。

〔注〕东京桥:为板凳式石桥。始建年月及名称来历不详。长12米,宽1米。

陆家桥Lujiaqiao在祝家场西南偏南2.1公里,麻郎桥港畔。以姓得名。27户,118人。

密双桥Mishuangqiao在祝家场南3公里,密双桥北。村袭桥名。19户,95人。

〔注〕密双桥:桥分大、小两座。小密双桥跨东京桥港塘口(已废),大密双桥跨东京港(尚存)。均为单孔板凳式石桥。

郭家墙门头Guojiaqiangmentou在祝家场南3.8公里,平阳堰港西侧。村以原郭姓住宅墙门得名。27户,106人。

杨家场Yangjiachang在祝家场南3.2公里,徐家场之南。村宅分散。以姓得名。47户,189人。

郎家场Langjiachang在祝家场南3.1公里,东京港东岸。村以郎姓得名。20户,93人。

东张兜Dongzhangdou别名吴家桥、亭子桥。在祝家场南3.9公里处。村处河兜,村民多半姓张,住于漾东,故名。又以村北有吴家桥,村中有亭子桥,故有此别名。居村西部俗称丰家。40户,190人。

庄里Zhuangli在祝家场西南偏南3.2公里,油车桥东,麻郎桥西。村名来历含义不详。12户,49人。

金家角Jinjiajiao在祝家场南1.7公里,三水桥东南。村以始居金姓得名。6户,35人。

张家场Zhangjiachang在祝家场南2.3公里,朱家场西侧。以姓得名。53户,194人。

戴家场Daijiachang在祝家场南2.1公里,金水桥西侧。以姓得名。8户,35人。

西港沿Xigangyan别名郑家场。在祝家场南2.3公里,张家场西侧。以村处河港西岸得名。村民多郑姓,故有此别称。24户,113人。

周家湾Zhoujiawan在祝家场南3公里处。村以周姓居河湾旁得名。19户,88人。

张家兜Zhangjiadou别名鸭鸾桥。在祝家场西南偏南2.4公里处。村处河兜,冠姓得名。因村西有鸭鸾桥,故有此别名。31户,130人。

〔注〕鸭鸾桥:《海宁州志稿·都庄》作“鸭卵桥”。始建年月和桥名来历不详。

麻郎桥Malangqiao在祝家场西南偏南3.1公里,麻郎桥西南。村袭桥名。麻郎含义不详。《海宁州志稿·都庄》中作“骂郎桥”。31户,102人。

蒋家木桥Jjangjiamuqiao在祝家场西南偏南2公里,蒋家木桥(现为石桥)畔。村袭旧时桥名。18户,71人。

王家场wangjiachang在祝家场西南偏南2.6公里,东风桥南。以姓得名。15户,63人。

永宁村Yongning Cun驻地杜家场。373户,1629人。

在祝家场北0.6公里处。东依丈古浜,南毗祝场镇,西、北连庆云乡。以旧有永宁庵得名。解放初建政为华光乡永宁、划古两个行政村。1956年与祝场村的部分和安乐村的安乐代表区合建为安乐高级社,属祝场乡。1958年改建为安乐大队。1961年原永宁、划古两个行政村及祝场村的一部分从安乐大队划出,建为永宁大队。1966年更名先锋大队。1978年复名永宁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永宁村民委员会。辖11个村民组(20个自然村)。耕地1401亩(其中水田1059亩,旱地182亩),专桑313亩。以种水稻、大小麦为主,兼营桑蚕,饲养猪羊。有纺织厂、面粉加工厂、饲料加工厂、水作社等企业。

杜家场Dujiachang在祝家场北0.6公里,王家浜西南。永宁村民委员会驻村西。以姓得名。13户,68人。

汤家浜Tang jiabang在祝家场北0.2公里,汤家浜端。以始居汤姓得名。12户,50人。

沈家浜Shenjiabang在祝家场西0.9公里,白狞浜湾端西侧。沈家浜两岸,村以浜名。33户,148人。

顾家埭Gujiadai别名顾家木桥。在祝家场西北0.8公里处。以姓得名。因村中跨白狞港有顾家木桥,故得此别名。33户,164人。村北有抽水机站。

冯家漾Fengjiayang在祝家场西04公里,白狞港东南端。村中有漾潭,冠姓得名。14户,63人。

朱家Zhujia别名共和桥、葛家浜。在祝家场西0.3公里,冯南漾西南。以姓得名。因村中有葛家浜、共和桥,故得此别名。22户,100人。

李家Lijia在祝家场东北偏北1公里,费家石桥西北。以姓得名。11户,50人。

王家浜Wangjiabang在祝家场东北偏北0.8公里,王家浜南北两岸。村袭浜名。35户,152人。

张家浜Zhangjiabang在祝家场北市梢。村以浜冠姓得名。4户,20人。

徐家场Xujiachang在祝家场北0.3公里,汤家浜之北。以姓得名。13户,57人。

大有场Dayouchang在祝家场北1公里,大梅桥(俗称大门桥)东。相传:旧时有一富户李大有居此,远近闻名,村袭用其名。24户,94人。

周家角Zhoujiajiao在祝家场西北偏北0.8公里,殷家场南。村处河角,冠姓得名。9户,42人。

吴家场Wujiachang在祝家场西北偏北1.1公里,白狞港东岸。以姓得名。22户,96人。

王家兜Wangjiadou在祝家场西北偏北0.5公里,进步桥西南。以姓得名。28户,109人。

大门桥Damenqiao原名大梅桥,别名费家场。在祝家场北1公里,大门桥西北。村袭桥名。又因村多费姓,故得此别名。13户,58人。

〔注〕大门桥:跨大门桥港。原名大梅桥,为板凳式石桥。1972年于原址重建为水泥拱形桥。长16米,宽3米。载重汽—4级。

周家浜Zhoujiabang在祝家场东0.3公里,倪家木桥西南。村中有浜,冠姓得名。33户,112人。

殷家场Yinjiachang在祝家场北0.9公里,大门桥西南。以姓得名。7户,40人。

田湾角Tianwanjiao别名台湾角。在祝家场北1.1公里,刘家浜南岸。村处汇角,村宅西、北两面傍田,故名。1933年所钉门牌称“台湾角”。12户,48人。

李家埭Lijiadai在祝家场西北偏北1.5公里,刘家浜端。以姓得名。27户,123人。

桑园兜Sangyuandou在祝家场北1公里,菱亩浜南岸。因村处汇兜,旧时多桑树,故名。8户,35人。

会龙村Huilong Cun驻地会龙桥。191户,915人。

在祝家场东北偏东。东依平阳堰港,南交刘东村,西隔丈古浜与永宁村为界,北毗姚家村。解放初建政为祝场乡剪刀行政村。1956年建为剪刀高级社。1958年改建为会龙大队。1966年更名红阳大队。1981年11月复名会龙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会龙村民委员会。辖7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耕地1064亩(其中水田877亩,旱地81亩),专桑280亩。以种水稻为主,复种油菜,间作大小麦,兼营蚕桑,饲养猪羊。有化纤厂、粮食饲料加工厂及代销店、合作医疗站,设小学。

会龙桥Huilongqiao在祝家场东北偏东1.7公里,会龙桥南堍。会龙村民委员会驻地。村袭桥名。32户,162人。

〔注〕会龙桥:跨龙爪港。镌名“会隆桥”,始建年月不详。系板凳式石桥。长16米,宽1米。

金家兜Jinjiadou别名秤钩浜。在祝家场东北偏东2.4公里,万金(又名万兴)桥北堍。村以住地位置冠姓得名。因村西有浜形似秤钩,故得此别名。28户,145人。

黄湾里Huangwanli在祝家场东北偏东1.8公里,会龙桥东北。村处羊婆(一作杨埠)桥湾端,村民黄姓,故名。17户,90人。村中有粮食饲料加工厂。

剪刀浜Jiandaobang在祝家场东北偏东1.3公里,傅家桥南北两岸。村旁两浜会合处形似剪刀,故名。村袭浜名。60户,222人。

长埭上Changdaishang在祝家场东北偏东1.7公里,剪刀浜东北,原仲家木桥南埭。据传:村以旧有一长列房屋得名。5户,34人。

丈古浜Zhanggubang在祝家场东北0.9公里,丈古浜两端。村袭浜名。“丈古”含义无考。8户,43人。

姚家埭Yaojiadai在祝家场东0.6公里,姚家木桥(现为石桥)南堍。以姓得名。21户,116人。村东南有乡农机厂、蔬菜厂,村西南有袜厂。

费家埭Feijiadai在祝家场东北偏东2.5公里,金家兜之北。以姓得名。5户,27人。

徐家角Xujiajiao在祝家场东北偏东2.7公里,费家埭东北。村处河角,冠姓得名。15户,76人。

安乐村AnleCun驻地楼下场北。206户,906人。

在祝家场西南1.2公里处。东连留茶村,南界金石村,西邻丰士乡,北交永宁村。解放初建政为金石乡安乐行政村。1953年为安乐、安建两个代表区。1956年原安乐代表区与祝场行政村的横板桥、瓮头浜自然村合建为安乐高级社。1958年改建为安乐大队。1966年更名向阳大队。1978年复名安乐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安乐村民委员会。辖9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耕地891亩(其中水田634亩,旱地139亩),专桑221亩。主种水稻、大小麦,兼栽桑育蚕,饲养猪羊。有纺织厂、绸厂、粮食饲料加工厂、服装厂、竹器加工厂及合作医疗站,设小学。

横板桥Hengbanqiao别名王板桥。在祝家场西南偏西1公里,横板桥西堍。村袭桥名。9户,46人。

火叉浜Huochabang在祝家场西南0.9公里,横板桥东南,葛家浜西。因村处火叉浜畔,故名。19户,91人。

楼下场Louxiachang别名南楼下、中楼下、北楼下。在祝家场西南偏南2.1公里处。安乐村民委员会驻村北。据传:旧时有一富户。以其楼房为中心,分称前后三个自然村为南楼下、中楼下、北楼下。后合称楼下场。45户,203人。

钱家角Qianjiajiao在祝家场西南1.3公里,绵长港东岸。村处河角,冠姓得名。25户,120人。

范家场Fanjiachang在祝家场西南1.95公里,范家桥西。以姓得名。16户,60人。

戴家兜Daijiadou在祝家场西南偏南1.7公里,范家桥东北。村处汇兜,冠姓得名。17户,70人。

打纸桥Dazhiqiao别名打子桥。在祝家场西南偏西i.2公里,绵长港之打纸桥(镌名“种德桥”)西堍。村袭桥名。18户,76人。

蔡岳上Caiyueshang别名南蔡石桥、南车石桥。在祝家场西南1.3公里,钱家角之南。以蔡、岳两姓得名。因村北有南蔡石桥(又称南车石桥),故有此别名。35户,139人。

阮家浜Ruanjiabang在祝家场西南偏西0.8公里,横板桥东堍。以姓得名。22户,101人。

姚家村Yaojia Cun驻地大石桥。303户,1434人。

在祝家场东北1.7公里处。以姚家桥得名。东依平阳堰港,南接会龙村,西邻永宁村,北靠千步泾港。解放初建政为祝场乡姚家和华光乡徐家两个行政村。1956年分别建为姚家、徐家两个高级社,属祝场乡。1958年改建为姚家、徐家大队。1965年合建为姚家大队。1966年更名卫东大队。1978年复名姚家大队。1983年8月改建为姚家村民委员会。辖9个村民组(13个自然村)。耕地1677亩(其中水田1312亩,旱地206亩),专桑403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复种油菜,兼营蚕桑,饲养猪羊。有袜厂、纸盒厂、饲料加工厂、乡办制砖厂及合作医疗站,设小学。

常家埭Changjiadai在祝家场东北1.6公里,和尚湾桥(水闸桥)东侧。以姓得名。14户,70人。

周家角Zhoujiajiao在祝家场东北偏北1.9公里,吃素角东北。以姓得名。26户,92人。

西兜Xidou在祝家场东北2.1公里,红升桥东北。因村东北有东兜,故名。30户,111人。

东兜Dongdou在祝家场东北偏东2.2公里,大兴桥西侧。村与西兜相对得名。8户,43人。

大石桥Dashiqiao在祝家场东北2.2公里,大石桥北堍。姚家村民委员会驻地。村袭桥名。14户,66人。桥北有村办袜厂、纸盒厂、加工厂及代销店。

〔注〕大石桥:跨大北港。原为石桥,1970年重建为混凝土拱桥,长16米,宽3.5米。载重汽—6级

小北港Xiaobeigang在祝家场东北偏东2.4公里,小北港北岸。村袭港名。21户,101人。

徐家门前Xujiamenqian在祝家场东北1.4公里,新木桥南堍。村以旧时有徐姓墙门得名。29户,147人。

徐家兜Xujiadou在祝家场东北1.8公里,红升桥北堍。村处汇兜,冠姓得名。27户,113人。

袁家浜Yuanjiabang在祝家场东北2.4公里,袁家浜南端,袁家木桥两侧。以浜畔始居袁姓得名。村袭浜名。37户,165人。

长浜上Changbangshang在祝家场东北3.1公里,万兴桥西侧,长浜北岸。浜长约1公里,故名。村袭浜名。45户,231人。村东为嘉兴市民丰造纸厂堆料场。

费家石桥Feijiashiqiao在祝家场东北1公里,费家石桥(镌名“平安桥”)东北。村袭桥名。20户,94人。

薛家木桥Xuejiamuqiao在祝家场东北偏北1.5公里,薛家石桥(原为木桥)南北两旁。村袭桥名。22户,101人。

西港Xi gang在祝家场东北1公里,费家石桥北。以村西之港得名。20户,100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