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1977年开始招收轧钢专业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本科生。1998年学校根据专业建设调整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校内资源,先后组建了无机材料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现在,本学科有材料成型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和材料物理与化学等5个本科专业。2008年,实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大类招生,在安徽省招收一本专业学生。本学科于1985年开始与东北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8年材料加工工程获得硕士授予权,2005年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拥有工程硕士授权资格。2002年开始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3人,其中:教授27人,博导3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38人,20多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系前身为华东冶金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于 1977 年 12 月组建并招收本科生,是马鞍山钢铁学院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该专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逐步形成了轧制和模具设计两个模块,含盖了轧制、有色金属加工、模具设计三个方向。其中轧制方向特色弥补了华东地区该专业方向的空白。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组建起就注意从兄弟院校、工厂、设计院等单位引进骨干教师,使长期从事高等冶金教育的教师与具有丰富生产、设计经验的教师互补互促,从而较快地形成了既有一定学术水平又能解决生产实际的专业教师队伍。17名在职教师中有教授5名,副教授8名, 90%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1名被评为安徽省学科带头人。本专业具有“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点;具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02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学科。完成了包括国家863项目在内的一大批科研课题。二十多年为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厂矿企业输送1500多名本科生和硕士生,就业率达100%。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备材料成型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材料成型领域内的设计、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过程控制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方向:1. 金属轧制 2. 有色金属加工及模具设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机械工程、材料成型理论与技术和有关的设计理论及方法,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材料成型工艺及其工模具设计、设备使用及控制、科学研究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的能力。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金属成型理论、金属塑性加工学(轧制工程学、挤压与拉拔、冲压工艺学)、塑性加工设备、模具CAD/CAM及有关模具设计、测试技术、塑性成型计算机模拟、材料成型过程控制、CARD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金属材料专业是我校最早招生的专业之一,目前已具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不仅具备先进的教学实验室,而且还拥有新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本专业招生的生源广,毕业分配去向面广,可以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厂矿企业、公司等。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大批毕业生已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本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6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5人。主要研究方向有: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控制、新一代钢铁材料、激光表面工程、新型能源材料、计算材料学、材料结构分析,等等。近年来,完成和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经贸委项目、中韩等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宝山钢铁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南京钢铁公司、济南钢铁公司等国家大中型企业科研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被国际检索SCI、EI等收录近50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钢铁材料为特色的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知识,包括金属材料(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热处理、焊接工艺与设备三个方向,能在冶金、材料结构分析、材料制备与合成、金属材料热加工工程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管理、工艺及设备设计、技术开发及科研的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方向: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加工(热处理,焊接,铸造)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环境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成分设计与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主要课程: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的分析方法、金属材料学、材料热处理、材料制备与合成、焊接冶金学、焊接工艺与设备、计算材料学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具备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从事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设计、研究和开发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方向:1. 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 2. 陶瓷及新型耐火材料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水泥、耐火材料等传统及其它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及制备工艺的基础理论、特征及规律。本专业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面宽、适应范围广。毕业生可面向科研、设计单位、现场企业,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科学研究、设计、技术改造及新材料开发等工作。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机械设计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的分析方法、热工理论基础与设备、粉体工程与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等。
材料物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材料物理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物理高级专门人才。专业方向:1. 水泥及新型建筑材料 2. 陶瓷及新型耐火材料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材料制备(或合成)、材料加工、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及材料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了解材料物理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专业方向:功能材料主要课程:基础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学、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