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鸣鹤园

鸣鹤园位于北大西门内北侧,这里就是当年被誉为京西五大邸园之一的鸣鹤园的遗址。

鸣鹤园与北大的另一座古园林镜春园,原本同属春熙园,是圆明园附属园林之一。乾隆年间,赐予驾前宠臣和珅为园,成为淑春园的一部分。后至嘉庆七年,将淑春园一分为二,东部较小园区赏赐给嘉庆四女庄静公主,名曰“镜春园”;而西部较大园区则赏赐给嘉庆第五子惠亲王绵愉,即为鸣鹤园,俗称老五爷园。园主绵愉是晚清政局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为道光、咸丰皇帝所倚重,曾与增格林沁一起镇压过天平天国北伐军。

图书信息:《鸣鹤园》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鸣鹤园

·页码:23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1152191/9787301152195

·条形码:97873011521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鸣鹤园》[1]讲述了:舒衡哲教授是第一批到中国交流的美国学者之一,她对鸣鹤园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将其作为京郊清代皇家园林的缩影,展现了这一地区在中国近现代经历的几度劫毁与重生。此书图文并茂,各章分别记录了不同时期鸣鹤园中的人事变迁:晚清贵族在鸣鹤园中的生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对园林的破坏,燕京大学时期在此建立博雅教育园地,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分子受到的冲击,直至90年代赛克勒博物馆在鸣鹤园原址建成,宁静重回故园。

作者简介

舒衡哲(Vera Schwarcz)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现任美国卫斯廉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79-1980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著有《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1990)、《张申府访谈录》(1992)、《在断裂的时间之河架桥:论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记忆》(Bridge Across Broken Time:Chinese and Jewish Cultural Memory,1998)、《漫漫回家路:一部中国日志》(Long Road Home:A China Journal,1984),以及诗集《一勺光》(A Scoop of Light,2000)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