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彪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家人”——记广东省深圳市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张育彪校友[1]1974年10月出生
南岭村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的一个行政村,面积4.12平方千米,村民800人,外来人口3.5万人。张育彪,1994年深圳大学管理系毕业;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自1994年大学毕业回村工作,担任南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他坚持用现代知识和实干精神,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思进、创新,使南岭村的三个文明建设飞速发展。2009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6亿元,,村集体固定资产16亿元,出口创汇6亿多美元,为国家创造税收1.5亿元。近年来,南岭村在大力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国防建设达5000万元。南岭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社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村党总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张育彪本人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乡镇企业家”、第十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第八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特等奖”、“南粤杰出劳模"、第五届“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第九届“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深圳市人大代表。
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家乡创业,大力发展自营产业和旅游业,把南岭村打造成一个旅游、购物的乐园。张育彪以其不满现状的思进精神,为南岭村的发展安装了一个新的“发动机”。
1994年,张育彪大学毕业后主动回家乡创业。南岭村拥有一座风景优美的求水山,解放前,它仅是一座供先辈人拜神求雨的“荒山”。1998年底,张育彪带领村民在山上建成了一个公园和度假村,办起了旅游服务业,把这座荒山打造成了南岭村的“聚宝盆”。求水山五星级酒店,公园内有“长城”、缆车、客家民俗园、“致富思源”博览馆等景点。
在发展商贸业方面,张育彪也是大手笔。在他的主持下,南岭村从2002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首期改造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建设现代化的商业广场。2003年初,南岭村另一个大的商业项目---一个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的石材交易市场开始动工,2004年底,将正式投入运作,每年将为村里增加1000万元收入。
南岭村致力建设信息新村,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将村的各企业、各部门、村民住宅小区联结起来。一个集电子商务、网上办公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电子平台,为南岭村的经济发展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
二、用“三心”和“三情”原则要求自己,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张育彪身上所体现的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既保证了自己在经济大潮中永不褪色,又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
张育彪深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1998年他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他给自己也是给全村党员干部提出了“三心”原则和“三情”要求,即在工作中要坚持“公心、责任心、事业心”;同时对党要有感情,对事业要有热情,对群众要有亲情。为了贯彻“三心”和“三情”,张育彪在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敢于向党员群众喊出“向我看齐”。
三、在全省农村率先实施干部聘任制,对全村实行企业化管理。张育彪以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探索出了一条农村管理的新路子。
张育彪大力推行科学管理,依法治村。在管理上,他强调要改变以往农村靠感情、亲情纽带进行管理和“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
四、用“四个倡导”凝聚南岭精神,把精神文明建设和村民利益挂钩。张育彪以其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探索出了一条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解决“富了之后怎么办”这一现实问题。
张育彪根据南岭村的实际,把精神文明建设概括为四个倡导。即倡导“富而好劳、富而崇德、富而好学、富而思进”。
五、把外来工当作“自家人”,营造和谐友爱的大家庭。张育彪以其真诚团结的精神,凝聚八方力量,共同建设新南岭。南岭村现有工厂企业60家,外来工3.5万人。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都深知,无论是企业的投资者,还是这3.5万外来工,都是南岭村发展离不开的建设者。多年以来,张育彪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并在群众中广为宣扬和提倡——把外来工当作“自家人”,非常注重对外来工的服务和关怀,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使南岭村成为一个外来工工作、生活和成长的乐园。
六、不惜本钱培养人才,不问出处引进人才,自己带头攻读学位。张育彪身上的“好学”和“爱才”精神,为南岭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在人才引进上,张育彪打破农村常有的“宗族”观念、地域观念。南岭村许多重要部门的负责人,都不是南岭村村民。求水山度假村副总经理,是高薪聘请的瑞士留学生;村科技开发中心的副经理,也是高薪聘请的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硕士。
而张育彪本人,尽管工作忙、事务多,还是坚持学习进修,于04年7月完成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在职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顺利毕业,取得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