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亚界
震旦亚界(Sinian Suberathem):1975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决定将南方的“震旦系”保留,称震旦系;而将北方的“震旦系”自上而下划分为青白口系、蓟县系和长城系,总称“震旦亚界”。1982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决定:废除“震旦亚界”一名,并将“震旦系”一名仅限于以湖北省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1]
震旦亚界(Sinian Suberathem):1975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决定将南方的“震旦系”保留,称震旦系;而将北方的“震旦系”自上而下划分为青白口系、蓟县系和长城系,总称“震旦亚界”。1982年全国地层委员会决定:废除“震旦亚界”一名,并将“震旦系”一名仅限于以湖北省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晚前寒武纪地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