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海陆腔
陆河:台湾海陆客家原乡

台湾海陆腔台湾省的客家方言属于客家方言系的粤台片,其中又包括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饶平腔、永定腔、汀州腔、诏安腔等。

海陆指的是惠州府的海丰和陆丰,在大陆这两县是以说闽南语为主,部份说客语和广东话。说海陆腔的地方主要是桃园和新竹的一部份地区。是台湾客语次方言中使用人数第二多的,约四分之一。海陆腔在声调上因为去声分阴阳,所以比四县腔多了一个声调,变成七个声调。此外它有舌尖面声母存在,所以有的音听起来略有一些卷舌的感觉。由於它的调值和广东话很像,学习广东话很容易。

由於海陆腔各声调的调值和四县腔差不多相反,也就是说四县腔念为高音的海陆腔念为低音,四县腔念为低音的海陆腔念为高音。所以在转换上有规则可循。

海陆腔和四县腔间用的词语略有不同。例如花生海陆腔讲「地豆」,蚯蚓海陆腔讲「虫宪」等。海陆腔由于有舌尖面声母存在,声母的个数比四县多,这些舌尖面音主要是从中古的照三系而来。此外海陆腔有些无声母的字会有擦音念成类似ㄖ声母。海腔的变调比四县复杂。

调值:阴平53、阳平55、上24、阴去11、阳去33、阴入5、阳入2。

海陆原乡

海陆腔
历史地图:惠循梅潮

台湾海陆腔客家语,虽说源自大陆海丰、陆丰两县域,但是与现在的海丰、陆丰两县域,似乎已经不存在密切的关系,大陆的海陆丰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有三:1、海陆丰于1988年改隶汕尾市管辖,那么海陆丰到底属不属于潮汕?2、海陆丰历史上是著名的农民起义革命根据地,是否应该废除汕尾,恢复原名海陆丰?3、海陆丰著名的传统戏剧艺术,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皮影戏。

现实中的广东省海陆丰地区,1988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的行政区域上设置地级汕尾市,并析海丰县南部沿海的汕尾、红草、马宫、东涌、田乾、捷胜、遮浪7镇建置市城区;设陆丰县北部山区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护、南万、东坑等8个镇设置陆河县。台湾海陆裔客家人的原乡广东省海陆丰的主流语言是闽南语,而不是客家语,但是在台湾人看来,海陆丰却是客家的非常重要的代名词,早已明确海陆是客家语的文化,完全没有办法把海陆定义为闽南语的文化。

另外一方面,连号称世界客家族群的精神家园的广东梅州市,在现实中也下辖了一个非纯客家县域——丰顺,海陆丰这样的以闽南语为主流的地区,却又下辖了一个完全由客家人居住的纯客家县——陆河。海陆丰地区原来也许不存在纯客家县的,因为至少海丰、陆丰这两个县在现实中,并不如台湾人想象的那样是客家县,而事实上海丰、陆丰是闽南语为主流的县。正因为1988年设置了汕尾地级市,才在那同时,分出原陆丰县北部的8个纯客家镇,设立了陆河县,而陆河县不仅是广东省最年轻的一个县域,同时更是潮汕行政区域内、中国闽南文化地带唯一一个纯客家县。

事实上,相比海丰、陆丰两个县域来说,位于汕尾地级市北部的陆河县地域很狭小。

大陆的海陆丰地区,到底要回归惠州的怀抱,还是投向潮州的怀抱,从现实看来,它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它会加深融入珠三角地区,成为承接珠三角经济的节点,然而再通过汕尾海陆丰地区,把珠三角经济圈推广到潮州和粤东北的梅州,这是汕尾的地理优势所决定的,跟它的方言和民系没有太大关系。汕尾与惠州、潮州、梅州三地的关系,就是这样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汕尾的最后,不是要抉择投向惠州,抑或潮州,而是承接珠三角,联手汕头,带动潮、梅的发展。

汕尾海陆丰跟客家的关系,也不会终结,因为汕尾地级市的北部,有自属的客家人,更透过龙汕铁路,加强也河源、赣南的客家地区的联系,成为河源、赣南客家地区重要的入海口。在东面,汕尾会加强与揭阳、丰顺、梅州等客家地区的联系,联手汕头,带动潮、梅一带客家地区的发展。在西面,汕尾是重要的珠三角经济的承接点,汕尾西面的惠州、深圳、东莞、广州等地都有为数众多的客家原住乡镇。对于汕尾自己来说,发展经济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承接珠三角,或者说融入珠三角经济协作区。

台湾客腔简介

海陆腔
客家粤台片:粤东+台湾

台湾省的客家方言属于客家方言系的粤台片,其中又包括四县腔、海陆腔、大埔腔、饶平腔、永定腔、汀州腔、诏安腔等。

一、嘉应客群

四县腔

主要为祖籍广东嘉应州的蕉岭县,其次也有来自蕉岭周边嘉应州的梅县、平远、五华(长乐)、兴宁的移民。大陆一般称粤台片程乡小片,属嘉应客群。在台湾客家移民中,以嘉应州的人数最多,约占全省客家人数的三分之二。分布在南部的高屏地区,和北部苗栗、桃园一带。

二、惠州客群

海陆腔

主要为祖籍广东惠州府的海丰县、陆丰县,其次也有来自海陆周边的普宁、陆河、和平、龙川、紫金、河源、连平。大陆一般称粤台片海陆小片,属新惠客群,又分入半山客类。惠州府的客家移民,台湾一般认为统一仅使用海陆腔。惠州府来的移民,占客家移民总数的第二位。新竹县竹东、湖口、新丰、新埔、关西、芎林、横山、北埔、峨眉、宝山和桃园县的新屋、观音一带最为集中。

三、潮州客群

1、大埔腔

主要为祖籍广东潮州府大埔县,此外也有一部分来自周边的丰顺潭江镇、砂田镇。集中分布於台中东势、石冈、新社一带。

2、饶平腔

主要为祖籍广东潮州府饶平县,与大埔腔、丰顺腔共同构成台湾客家原籍的第三位——潮州府裔。大陆一般称为粤台片半山客类。苗栗卓兰、彰化员林、永靖、田尾等地及少数参杂。

四、福建客群

1、永定腔

主要为祖籍福建汀州府永定县,其次也有来自上杭、武平、龙岩州(今新罗)。台北县三芝、石门乡为主。永定腔、汀州腔、诏安腔,可以统称为福建裔客家人。

2、汀州腔

主要为祖籍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其次也有来自长汀县周边的连城、清流、宁化。以云林仑背、西螺及桃园八德、大溪为主。

3、诏安腔

主要为祖籍福建漳州府诏安县,其次也有来自漳州府的云霄、平和、南靖、华安等县的客家移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