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莱·索因卡

1986年作品《雄狮与宝石》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于人生的戏剧。”
沃莱·索因卡(Wole Soyinka,1934~)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评论家。出生于尼日利亚西部约鲁巴族聚居的一个小城。父亲是当地教会学校的校长,这使他从小就受到了西方和非洲传统文化的教育。18岁时考入尼日利亚最大城市伊巴丹大学,求学期间发表过诗歌作品。1954年获奖学金赴英国利兹大学攻读文学,研究古希腊戏剧理论并广泛涉猎莎士比亚、布莱希特和贝克特等戏剧大师的作品。毕业后在伦敦皇家宫廷剧院任剧本编审。该剧院是欧洲第一流戏剧活动的中心,索因卡在这里观摩了众多名剧的导演和舞台设计,同时编导演出自己创作的戏剧。1960年回国,创建国家剧院,组织著名的“1960 年假面”剧团、奥里森剧团等,探索融合非洲传统戏剧和西方戏剧的方法。
索因卡的戏剧创作大致分为两个时期,1960年以前属于早期创作,主要作品有《沼泽地的居民》(1958)、《雄狮与宝石》(1959)和《裘罗教士的考验》(1960)等。这时期创作多半是喜剧,风格单纯、明朗,富于幽默与讽刺。1960年后,他的创作进入高峰期,主要作品有《森林之舞》(1960)、《强种》(1964)、《孔其的收获》(1965)、《路》(1965)、《疯子和专家》(1970)等。这时期风格逐渐转入低沉、隐晦、荒诞,讽刺十分辛辣。特别是后两部作品表现尤为突出,被称为贝克特式的荒诞派戏剧佳作,其中的《路》曾获得1966年非洲艺术节大奖。 索因卡的诗和戏剧一样,风格多样,现实针对性很强。主要诗集有《伊当洛及其他》(1967)和《地窟中的校》(1972)等。他的小说也很著名,长篇小说《解释者》被评论界誉为可与乔伊斯和福克纳的作品相媲美。该作品曾获1968年英国的《新政治家》杂志颁发的文学奖。1995年,索因卡又出版了随笔集《艺术、对话与愤怒:文学与文化随笔集》等。
索因卡不仅在文学艺术方面显示出才华横溢,在政治上也是一个难以抑制自由呼声的拜伦式人物,为此曾两次银抽入狱。《疯子与专家》便是狱中之作,《死人:狱中杂记》(1972)是其追述铁窗生活的回忆录。
主要作品有剧作《沼泽地的居民》、《雄狮与宝石》、《路》;诗集《伊当洛及其他》;长篇小说《解释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