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 历1964-1970上海交通大学读本科

1970-1979国营351厂任技术员

1979-1981南京航空学院读硕士学位

1981-1990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学力学系材料力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1991-1997合肥工业大学应用数力学系系副主任

1997-2000合肥工业大学新生部主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2000-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社长兼总编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研究方向及特长1.材料断裂损伤的机理研究

2.工程结构疲劳断裂分析与控制

3.工程结构分析中的数值方法

教学工作1.1991年,参加创建的"211教学法"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2.1994年,主持研究的"材料力学试题库"获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1998年,主持安徽省高等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面向21世纪工科基础力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科研工作及成果(包括论文(名次)、课题、获奖):

1.承担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横向课题多项.

2.发表科研学术论文 20 余篇.

3.主编基础力学教材4部.

学术论文代表作[1]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of highly viscoelastic in three-dimensional varying thick slit channel[J].Applied Mathmatics and Mechanics,1996,17(3)

[2]映射函数法求方形孔口放射型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J].固体力学学报,1996,17(3)

[3]高精度求解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外插法[J].机械强度,2001,23(2)

[4]平面小变形弹塑性有限元求解裂纹问题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24(2)

[5]小缺口疲劳起裂门槛值的平面应力与平面应变的应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24(6)

[6]一种新的求解K因子的位移插值法[J].河海大学学报,2003,31(6)

[7]剪切变形下短深梁位移的数值计算精度的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3,20(2)

[8]SHPB技术研究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7(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