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核螺
![中华核螺](/images/load.gif)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中华核螺[1][2]
【中文俗名】
【拉丁学名】Momoebora sinensis
【命名者】 Reeve, 1856
【英文名称】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核螺科
外形特征贝壳纺缍形,
![中华核螺](/images/load.gif)
纵肋与螺纹交叉成格状,壳口有数个轴唇襞。通常有清楚的纵肋与螺旋肋,两者交织成格状花纹,轴唇有数个轴褶。齿舌一列,长而窄,呈刷毛状。
分布范围澳洲到菲律宾、韩国、印尼。台湾宜兰县大里,台湾东北角,屏东县东港,高雄,龟山岛。
习性环境栖所环境 浅海沙底。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中华核螺[1][2]
【中文俗名】
【拉丁学名】Momoebora sinensis
【命名者】 Reeve, 1856
【英文名称】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核螺科
外形特征贝壳纺缍形,
纵肋与螺纹交叉成格状,壳口有数个轴唇襞。通常有清楚的纵肋与螺旋肋,两者交织成格状花纹,轴唇有数个轴褶。齿舌一列,长而窄,呈刷毛状。
分布范围澳洲到菲律宾、韩国、印尼。台湾宜兰县大里,台湾东北角,屏东县东港,高雄,龟山岛。
习性环境栖所环境 浅海沙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