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是在我校原生物学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湖南省生物科学(含师范)、生物工程和环境科学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吉首大学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院。
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以及生态研究所、猕猴桃研究所和天然药物研究中心等机构,现有学生1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0余人。学院设有生物科学(含师范)、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和植物科学与技术五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生物科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湖南省重点专业。生态学科系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冲刺博士点的唯一理工科学科。
学院是学校校师资力量最强的学院,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32人,其中博士19人(含留学归国博士6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6人,硕士导师24人。 此外,我院还从中科院及相关重点院校聘请了10余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学院是学校教学条件最好的学院之一,拥有良好的实验条件,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拥有以GC-MS和蛋白质纯化系统为代表的先进仪器设备。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已于2000年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基评估",并于2005年执行了“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建设项目,2006年成为湖南省“生物学基础课示范实验室”;生物工程专业实验室是2003年部省共建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近400万元;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近400万元。另有二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正在建设中,总投资将超过600万元。“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为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动植物标本室,收藏有以武陵山地区植物资源为主体的各类植物标本20000余份、动物标本10000余件。学院设有专业资料室一个,在省内外建有20余个教学、科研以及实验与实习基地。学院还与中山大学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教学、科研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关系。
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性人才的思想,充分发挥多学科和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学、研、产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连续几年位居全校前列,所考取的单位也多为全国重点大学。自1983年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前身生物系创办以来,20年间共为社会输送了2000多名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当中有二百余人已获得硕士学位,40余人获得博士学位和具有博士后研究的资历,或具有出国访问研究的经历,不少已经成为学校、科研及行政管理部门和工矿企业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
科研方面,学院瞄准武陵山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围绕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两大主题,紧密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科特点,一方面加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新格局。近五年来,学院共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各类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重大计划专项3项,获得各类科研经费8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鉴定成果11 项,并有6项成果进行了转让和技术推广。基础研究领域的植物光合作用、苔藓植物保护生物学等研究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应用研究领域的猕猴桃、烟草等研究也已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及省、(州)人民政府的表彰和奖励。
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先导。在新的世纪里,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将以崭新的姿态,继续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渗透和雄厚师资力量的优势,全面实施学、研、产相结合,立足武陵山地区,面向全国,为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