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湿效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电湿效应,是一种物理化学现象,即通过外加电压,可以改变导电液体的浸润性。此时液体的张力,将远远大于液体自身的重力,所以液体表面的形状也将发生改变。

1875 年, Lippmann 研究了电毛细现象(electrocapilary),解释了通电后电解质溶液中水银液滴表面形状的变化。

1936 年, Froumkin 对电润湿现象进行了研究。放置在金属基板上的水滴在未加电时呈球状, 加电后电场改变了水滴的形状, 把水滴拉向金属板, 使水滴与金属板的接触面积增加。

1995 年, Gorman 等人利用电润湿现象, 将液体置于透明电极之上, 通过外加电压改变了液滴表面形状,第1 次实现了基于电润湿效应的变焦液体透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