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是以内蒙古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为依托,在2003年4月建立的社会学民俗学系基础上成立的教学研究型学院,拥有社会学一级学科所属的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三个二级学科。其中,民俗学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是学校优先发展的特色学科,社会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

社会学民俗学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社会学与民俗学教学、科研基地。该院民俗学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现有在校本科生55名(2004年招收49名),研究生17名(2004年7月毕业6名,9月招收12名)。教职工19名,其中,专业教师16名,外聘教师2名,行政名员1名。专业教师中教授4名,副教授4名,讲师7名,助教1名,博士6名,硕士9名,学士2名。

一、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艰苦奋斗,改革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师范大学”的指导思想,努力将社会学民俗学学院办成一个具有鲜明学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学科专业。

二、办学目标(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的社会学民俗学理论知识和社会调查技能,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调查与研究、教学与实践的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口径、厚基础、适应性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蒙授班的学生要达到蒙汉兼通,同时做到能够运用一门外语查阅有关专业书籍。

(二)发展目标:内蒙古师范大学的社会学民俗学学科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该类学科专业,同时也是用蒙汉双轨一体进行教学的第一个社会学专业。为此,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将该学科专业办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区特色、具有一定学科优势的专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