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

1.在内心省察自己的思想、言行有无过失。儒家自孔子始便很注重这种内心的道德修养。孔子要求人们“内省”、“自论”。孟子的“内省”修养名为“存心”,也叫“求放心”。宋明理学家继承了孔孟的“内省”的修养方法。程颐的修养方法为“诚敬”、“致和”、“集义”。王守仁则为“致良知”。儒家要求人们用这套道德要求的各种思想行为。从总体上来说,这是唯心主义的修养方法,它的根本缺陷在于和实践脱节,与人民生活脱节。但其中也有某些合理因素,如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修养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及讲究修养方法等等。
2.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3.指宫中。《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宫禁之重,而使外舍久在~,上令陛下有私幸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旧唐书·长孙顺德传》:“ 太宗践祚,真食千二百户,特赐以宫女,每宿~。”
明 朱鼎 《玉镜台·召太真》:“谁知道野糜鹿游陛廷,社鼠城狐栖~。”
4.指门下省。《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后珽在内省,言声高慢, 光适过,闻之,又怒。” 胡三省注:“ 齐盖以门下省为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