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文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山岳本属于自然物质世界,然在传统文化中,山岳却被赋予自然物质意义以外的诸多含义,于是,山岳在人们的观念中便常显示为人文之符号。清代张英、王士祯等纂修的《渊鉴类函 · 地部 · 山》汇集了许多论及山岳的文献:“《春秋说题辞》:‘山之为言,宣也,含泽布气,调五神也。’《礼记》曰:‘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论语》:‘仁者乐山。’《韩诗外传》:‘仁者何以乐山?山者,万人之所瞻仰,草木生焉,万物殖焉,飞鸟禁焉,走兽伏焉。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出云导风,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有似夫仁人志士,此仁者所以乐山也。’“此”仁者乐山“一语,确乎概括了中国人对山岳的基本态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