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河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位置·面积

金水河镇位于金平县南部,地处东经102°57′—103°01′,北纬22°26′—22°45′。东邻十里村乡,南连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西接勐拉乡,北与金河镇相连。地域面积433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42人。镇政府驻那发街,海拔301米,距县城38千米。辖6个村委会,64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2003年全镇人口18325人,其中农业人口17865人,占97.5%。人口自然增长率6.37‰。世居哈尼族、苗族、瑶族、傣族、彝族、拉祜族、汉族和尚未确定族称的莽人,少数民族人口18159人,占99.1%,主要民族为哈尼族、苗族,人口分别为5077人和4799人,各占总人口的27.8%和26.29%。

耕地面积

全镇耕地面积35153亩,占总面积的5.4%,其中水田9623亩,旱地25530亩,粮食总产量8066吨。主要农作物有橡胶、香蕉、草果、芒果、龙须草等。主要产品产量橡胶755吨,香(芭)蕉815吨,芒果13吨,龙须草5400吨,木薯5642.6吨,草果130吨。

经济概貌

2003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2328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502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87千克,人均经济纯收入84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4.65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44万元。有乡镇企业5个,从业人员1090人,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1190万元。主要产品有锡、铜、镍、橡胶等。

特色经济

全镇山区面积占99%,土地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茂密。可开发利用的荒坡、荒山、草场6万余亩,适宜发展橡胶、香蕉、八角、草果、畜牧业等。通过几年的努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取得实质性进展,传统产业草果发展到7737亩,香蕉6433亩,橡胶11898亩,木薯21870亩。

优势资源

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金水河镇地处国家级口岸—金水河口岸,与越南马鹿塘口岸隔河相望,国境线长达126千米。境内最高海拔2320米,最低海拔290米,高差悬殊2030米。常年平均气温21℃-25℃,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气候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干湿季节分明,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有藤条江、金水河、藤条河、南科河、沙罗河5条常年河流,四季不枯,源头高,落差大,极具开发梯级水电站,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森林覆盖率为38%,国有林面积67595.4亩,区内生长着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多毛坡垒、千果榄仁、蚬木、红椿和熊、猴、野牛、虎等。已发现铜、镍、锡、金、铅、锌等。人文资源富有,民族传统文化丰富,每逢节日期间得到集中的展示,主要有傣族泼水节、伉缅节,瑶族盘王节等。

集镇建设

近年来集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已建成那发街、干校街、口岸边贸市场、隔界边民互市场等,年成交额达1.5亿元。主要交易产品有木薯、包谷、香蕉及各种药材。

交通·通讯

全镇6个村委会和34个村民小组已经通公路,通车里程168.9千米;所有行政村通电话,电话普及率达15%。

教育

全镇有中小学37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在校生872人,入学率95.09%;完小9所,分校27所,小学在校生2405名,适学儿童入学率99.01%。

卫生

建有镇中心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12人,拥有病床14张。村级医疗卫生室6个,医生7人,病床24张。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