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芸蕾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

赵芸蕾

身高:1.72米

体重:59公斤

项目:羽毛球双打 持拍手:右手

打法特点:主攻网前

性格:外向活泼

女双搭档:成淑

混双搭档:徐晨

运动经历1995年开始羽毛球训练。

1997年选送湖北省羽毛球集训队

2000年进入省羽毛球队

2003年进入国家羽毛球队

主要成绩在成淑/赵芸蕾的心里,成为搭档是一种缘分

2006年获亚洲青年羽毛球女双冠军

2007年获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冠军

2007年全国羽毛球锦标赛

2007年全国冠军赛冠军

2007年亚洲锦标赛女双亚军

2007奥地利公开赛女双冠军

2007年第六届城运会女双亚军

2008年日本羽毛球超级赛女双冠军

2008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女双冠军

2008年中国澳门羽毛球公开赛女双、混双冠军

2009年德国羽毛球公开赛女双、混双冠军

成长之路赵芸蕾出身于一个体育世家,父亲赵立军是宜昌市体校的副校长,主修篮球,母亲屈晓蓉是网球教练。在父母的带领下,赵芸蕾从小跟着很多体校教练锻炼身体。体校羽毛球教练陈吉勇“慧眼识珠”,认为赵芸蕾有点“小聪明”,便开始对她进行专业的羽毛球训练。

“让她自己去闯吧。”10岁的时候,赵芸蕾还不能对自己的将来作出决定的时候,爷爷的一句话将赵芸蕾送到了湖北省羽毛球集训。

赵芸蕾
在成淑/赵芸蕾的心里,成为搭档是一种缘分

现在,赵芸蕾是国家羽毛球队二队的一名队员。2007年9月份还当选了二队女双队长。

“这么多年在外面,从最开始母亲两个星期来看我一次到现在偶尔重大比赛来看我,我觉得我长大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像大人?”“呵呵,从我开始经济独立的时候。”赵芸蕾在电话中自豪地回答到。据了解,赵芸蕾现在在母亲那里小有积蓄。而这些积蓄,就是赵芸蕾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优秀成绩的见证。2007年,赵芸蕾就拿到了3个冠军。

离家十余载,当初众亲戚嘴里喊着的“蕾蕾”已经成为了一名健将。

天生乐观现在在国家队,赵芸蕾从星期一到星期六都有5、6个小时的强度训练。星期日上午会有一些小技巧方面的特别训练。平时的晚上属于休息时间。而星期日上午,她则会和伙伴们出去吃顿饭换个口味,再就逛逛街。

“这样的生活枯燥吗?”“这样生活习惯就好了。这样安排都是为了学员进步嘛。”

“最不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最不开心的事情是被教练批评。”赵芸蕾介绍,国家队的训练中竞争和压力很大,在训练中如果她某个动作没有达到标准,或者进度拖后,教练也会生气批评,甚至会“惩罚”她。这个时候是赵芸蕾最不开心的时候。

“我性格像爸爸,天生乐观,我有自己解决郁闷的办法。”赵芸蕾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吃点零食,睡个觉,第二天我就忘记了不开心” 。之所以能够这样豁达,赵芸蕾说:“因为我懂得教练不管怎么做,都是为我好。”

赵芸蕾
2008年李宁杯中国羽毛球大师赛夺冠

赵芸蕾双打的伙伴叫成淑,是位江苏姑娘。成淑和赵芸蕾性格相近,开朗大方,俩人相处和谐。但是,在训练中,她们俩也经常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私下的交往。之所以有争吵,都是为了我们能打得更好。”说起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赵芸蕾似乎总有自我安慰的一套办法。

正是由于赵芸蕾性格的开朗大方,相信一切“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球打得更好”的理论,赵芸蕾的队友们都喜欢这个善解人意的宜昌女孩。

备战伦敦赵芸蕾是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种子选手在接受培训。“对于伦敦奥运会上的金牌,有心理准备吗?”“奥运会金牌是很多运动员的梦想,这也是我努力的目标。但是我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在心态上,赵芸蕾总是乐观豁达。没有患得患失的弊病,她总是进步很快。

对于训练,赵芸蕾一直有晚上记训练日记的习惯。虽然不是天天记,但是,她留在本子上的笔墨都是自己认真思考的结果。很多训练中“最不开心的事”都变成了她最回味的记录,成了她提升自我的一个小法宝。备战伦敦奥运会,赵芸蕾在用行动说话。

赵芸蕾
混双比赛

赵芸蕾的启蒙教练陈吉勇一直和赵芸蕾有着联系,赵芸蕾小时侯学习羽毛球环境很艰辛,但是“小姑娘打羽毛球比较有冲劲,打得特别有斗志”,“这些年赵芸蕾进步很快。现在我们就期盼着她冲击伦敦奥运会了”。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这对师生俩都将在宜昌传递火炬。

“虽然你不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但是作为奥运火炬手,你已经比其他运动员更早参与到奥运会了。”“是啊,我真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太荣幸了。我期盼着能早点回到宜昌,期盼着这一刻早点到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