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多酸科学实验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东北师范大学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批准成立,该实验室以多酸材料研究为特色,以丰产元素多酸合成化学、多酸药物化学、多酸型功能材料与催化、多酸分子理论与分子设计研究为依托。为国际6大多酸研究中心之一(美、法、中、日、德、俄),并已成为我国的多酸化学研究中心。

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批无机化学硕士点单位,1993年成为博士点单位,同时拥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关多酸科学的研究已有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现在,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经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共有固定研究人员25名,其中教授11人(包括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7人。其中19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有国外留学经历。

多酸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多酸科学方面具有雄厚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科研实力,并且已经具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拥有四圆衍射仪,磁测量系统,原子粒显微镜、500兆核磁,激光拉曼光谱等大型测试仪器30余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1035工程新药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各部委重点、重大项目、省部基金项目和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1500万元。获国家发明3等奖1项,国家八五重大攻关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6项,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主编、参编出版了《多酸化学导论》、《同多、杂多金属氧酸盐化学》、《无机化学丛书13卷》、《中国固体无机化学十年进展》、《配位化学进展》等专、译著1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化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Angew.Chem.Int.Ed., J.Am.Chem.Soc.,Coord.Chem.Rev.,Chem.Commu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被国际同行在著名学术论文中多次引用。根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科学观察》杂志截至2005年7月的数据(Thomson)统计,我校化学领域中国科研机构的科学鉴赏力指数排名位列第八,其中本实验室发表的研究论文是主要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