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纽斯理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阿列纽斯理论(Arrhenius theory)

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定量理论。由瑞典化学家阿列纽斯于1887年提出。要点如下:

(1)凡是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能电离为电荷相反的离子的物质称为电解质,这个过程称为电离过程;

(2)电解质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为离子,未电离的分子与电离的离子之间存在着热力学平衡,浓度愈稀,离解部分(电解度)就愈大;

(3)离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电解质溶液的行为类似理想气体系统。这理论对溶液性质的解释,曾起过得大作用,但自离子化合物的观念建立以后,此理论已不再适用于强电解质溶液而只适用于弱电解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