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
学院简介历史沿革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是2004 年初,由原广播电视学院和信息传播科与管理学院合并建成。广播电视学院前身为电化教育系,创建于 1983年,是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系, 2000年撤系建院;信息传播科与管理学院的前身为信息管理系,其更早的根源是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后者创建于1960 年,2000年撤系建院。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图书馆学教育单位之一。
学院现状学院设有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内设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图书馆学、广告学等五个本科专业; 教育技术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新闻学等 五个硕士点。 学院下设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图书馆学、广播电视、广告学和新闻传播系四个系及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信息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数字图书馆研究所等单位。现有教授 13人,副教授 23人,高级工程师 3 人。在校本科生 1180 人,硕士研究生 231 人。
学院具有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拥有 2000 多万元的实验设备,实验室面积 2300 多平方米。设立传媒科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电子广告设计实验室。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体系、二维图像创作与制作体系、网络化的教育信息处理体系。学院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在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单位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的教学体系。
2009年2月20日,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传媒科学学院传媒实验教学中心成为2008年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这是东北、内蒙地区首家传媒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也是继生物实验教学中心之后,我校的第二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传媒科学学院院长王以宁教授获任全国传媒、艺术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组副主任。
传媒科学学院制作的《感知中国》系列电视片进入亚太广播发展机构资源库,并获"全国科教影视科普奖"。将于2009年12月2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向全球华人播出。2009年11月27日《感知中国》开播仪式暨东北师范大学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国家级电视媒体,首次播出由一所高校的传媒学院独立选题,独立制作的大型系列电视节目,此举在国内与国际上均产生重大影响。副校长张绍杰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对外汉语频道执行总监丁永胜、空中课堂频道执行总监黄国培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节(项)目研发中心和东北师范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揭牌。今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与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战略伙伴将长期开展合作。
专业设置教育技术系教育技术系又称电化教育系,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为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全国各级电化教育部门所需的专门人才和高、中等学校电化教育信息教育师资。开设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教育传播理论、电子学、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编制、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Internet相关技术、摄影技术等课程。
系主任:陈晓慧
副主任:郑燕林
本科专业:教育技术专业
研究生专业:教育技术专业
研究方向: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2.计算机教育应用 3.现代远程教育
信息管理系信息管理系所设图书馆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研究、教学和现代文献信息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开设信息管理导论、图书馆学原理、文献资料建设、信息分析与研究、文献编目、文献标引、文献检索、目录学、知识产权管理、计算机检索导论、计算机基础、图书馆管理集成系统等课程。
系主任:纪晓萍
副主任:王翠萍
本科专业:图书馆学专业
研究生专业: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
研究方向:
图书馆学:1.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研究 2.信息资源管理 3.数字图书馆研究 4.现代目录学 5.知识管理研究 6. 信息服务研究
情报学:1.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信息咨询与信息产业 3.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4.信息组织与检索 5.竞争情报策略研究
广播电视系广播电视系所设广播电视编导及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专业均为非师范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主要培养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节目编导制作、文字撰稿、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主要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系主任:王稼之
副主任:王建辉、黄永春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含播音主持方向)
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
研究方向:1.影视艺术理论研究 2.电视文艺理论 3.影视戏剧创作与理论 4.影视艺术与技术研究 5.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6. 纪录片创作与理论
广告学系广告学系所设广告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够在新闻媒体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级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学科人才。开设传播学、广告学、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摄影、广告设计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中外广告法规、美术基础、经济学等课程。
系主任:佟维学
副主任:张淑艳
本科专业:广告学专业
研究生专业:广告学专业
研究方向:1、广告叙事学(此方向包含时尚研究) 2、广告批评学 3、广告产业经济学 4、图像修辞学
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系所设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非师范专业,主要培养在全国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平面媒体及其它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采访、写作、评论、策划等工作的较高层次的专业新闻人才。开设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电视新闻编辑、新闻摄像、新闻心理学、网络新闻学等课程。
系主任:关大我
副主任:刘 婷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研究生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研究方向:1.新媒体研究 2.应用传播学 3.电视与新媒介叙事研究 4.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5.电视专题新闻研究
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前身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信息传播与管理实验中心(成立于1980年)、东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于1983年)、东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实验中心(成立于2000年)。2004年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学校发展策略,着眼于传媒科学专业群建设,整合上述机构,并提供资金支持,在国内率先建立传媒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的建立,形成了开放式的,集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播音主持、摄影艺术、信息管理、电子技术、网络应用、媒体教学、平面设计、广告开发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教学基地,为校内诸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实验教学平台。在传媒实验教学中心短短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实验教学中心在创新实验项目建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教学媒体应用研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探索、与业界联合建设“学研产”实验教学体系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认真把握现代大学教学与学习理念,合理运用投资,在中心建设方面不断取得发展。实验教学中心的广播电视制作实验室在装备高清晰度电视设备的同时,也开始着手对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的心理物理影响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广告实验室新增设了广告创意实验课程组、并重新设定了广告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加重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比例;中心在新媒体本体研究和新媒体应用研究工作中取得进展,特别是有关手机电视的研究项目以及基于手机电视技术的移动学习项目已经展开;实验教学中心的基于传播心理学而开展的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理想成果;中心增设了有关教学媒体应用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在基于网络的现代教学媒体应用研究获得系列研究课题,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中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中取得进展。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使用面积总计3300平方米。中心下设十三个分支机构:电视演播实验室、电视采编实验室、新闻采访实验室、非线性编辑网络实验室、播音主持实验室、电子广告设计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音频工作站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平面媒体制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数字图书馆实验室。另外中心的研究型和创新型实验教学依托体系下设:媒体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龙狮传媒研究中心、数字化图书馆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信息研究与咨询服务中心、吉林电视台培训、拍摄基地。
龙狮传媒研究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使命是促进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升21世纪人类的学习力。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提倡创新、开放、自由的学术风气。研究所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2人,博士或在读博士6人。近年来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建立科研基地4处、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教材和著作10余部、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国内及国际学术会议,为推动我国教育技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该研究所已经与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国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联系。研究所接受留学生以及国内外访问学者多名。
现任所长:王以宁 博士/教授;
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王以宁 男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学术顾问:何克抗 男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东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委员:赵蔚陈晓慧彭立郑燕林于勇张海赵鹏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学习技术、教学设计、计算机教育应用
研究机构:
学习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远程教育研究中心、CAI中心、网络教育实验室、教育技术实验室。
媒体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4月,是中国首家从课程角度介入媒介素养研究,融媒介素养教育科研、教学与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基地。中心以“为个体在媒介中和谐生存”为宗旨,在我校“为基础教育服务、开放式办学”理念的带动下,结合我校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基础与研究优势,积极与教育主管部门及教学实践单位展开充分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以期促进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化进程。经中心成员编写的中国大陆首创《中国媒介教育实验教程系列丛书》之《小学媒介教育实验教程》已由东北师范大学正式出版,在全国范围内做实验教学研究。
中心负责人: 闫 欢
中心指导专家:刘京林 李月莲 王以宁 马云鹏 王确 张向葵赵蔚
中心研究人员:于冬黄松爱郑军 袁磊 敖柏孟翀刘婷 霍美辰 鲍枫 李波
信息研究与咨询中心信息研究与咨询中心是1995年学校批准成立的一所专业机构,历时已近十年之久,承担着教学、科研、咨询与培训服务等多种职能。
当前,信息化的浪潮汹涌澎湃,已将我们推进到信息社会。信息与物质、能源共同组成客观世界的三要素,也是人类可资利用的三类基本资源,人类依靠这三类资源生存和发展。信息社会的最重要资源是信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提高对物资与能源的利用和置换,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兴的作为主导产业的信息产业,从而改变社会经济结构,也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因此,国家制定了力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把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
战略方针。信息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国家都竞相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开发与本国发展结合密切的信息技术,不断追加信息投资,创建战略信息系统,加大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信息化程度已成为发展一个国家生产力,提高经济实力和夺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由此,对于信息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对我国信息事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中心的宗旨是:以信息开发利用为中心,研究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推进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进程,为国家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及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本研究中心的目标是:系统研究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和经验,调查研究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总结,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政策、体制、运行机制和技术方法,为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咨询意见、解决方案或其他研究成果,为实现五划纲要中提出的有关目标贡献力量。
本中心的主要研究领域: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间的信息资源配制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的规划与合理布局,促进政府机构的信息采集、交换、发布逐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
本研究中心的主要服务对象:面向社会各界,为各企事业单位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高效信息咨询服务。
本中心现有研究人员6名,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电、来函垂询。
数字图书馆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Institute of Digital Librar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成立于1999年,是学术研究机构,属于非政府组织,现设在传媒科学学院。
建立东北师范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所,旨在发挥传媒科学学院的整体优势,针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战略、资源数字化、管理软件开发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工作,推进知识技术创新,服务教育教学、培养专业人才,为我国的数字化工程作贡献。
首任所长:杨沛超教授(1999-2002)。现任所长:徐跃权教授(2002- )。
师资队伍教学人员(按照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教授
陈晓慧 关大我 纪晓萍 李瑞勤 彭 立孙成江孙 宁 王稼之 王守宁 王以宁 徐跃权 张铁奔 赵 蔚
副教授
高红阳 洪 杨 黄松爱 黄永春 姜守斌 孔庆杰李思维佟维学 王翠萍 王东艳 王 辉 王建辉 王 均 王 敏 徐 宽 闫 欢 于 冬 于 勇张淑燕张治江 郑 军 郑燕林 庄新路
讲师
敖 柏 崔剑剑 董 昕 韩立国 贾 若 姜志奎 李 波 李宏蕾 李明鑫梁世敏刘茂顿 刘 婷 孟 冲 裴晓东 王 姣 王 丽 魏 来 温彩云 袁 磊 张 海 赵海霞 赵 鹏
助教
鲍 枫 侯 月 霍美辰 李学孟 藤 锐 王若子 肖 鑫 辛 露
阴 艳 尹家美
实验技术人员房 芳 付淑峦 李 明 李维纯 庞志平 佘 惠 赵阿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