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六世
简介从1910

年泰国拉玛六世登基到1944年披汶.颂堪军人政权的垮台,在这30多年的时间里,泰国统治阶级掀起了泰中关系史上的第一次排华浪潮。可以说拉玛六世最先拉开了排华运动的序幕,创建君主立宪制的民党政府则将排华丑剧推上了舞台,而披汶.颂堪政府则把这出丑剧表演得淋漓尽致。纵观这期间的排华政策,几乎都是以"限制华人政治权利、打压华人经济、阻止中华文化传播"为主线,但在具体措施上略有异同。
拉玛六世(1880年1月1日-1925年11月26日),为泰国却克里王朝第六位君主,也是泰国史上首位出国留学的国王。自英国归国后担任陆军上将,并于1910年即位,并在国内(当时统治区域为现今泰国、老挝、柬埔寨)进行著名的却克里改革。
主要事迹

引进义务教育制度 建设发电厂、下水道、曼谷国际机场等基础设施。 废除从拉玛二世使用至今的白象旗,设计现在使用的三色旗。 制定新的姓氏法,让一般国民也拥有姓氏。 把泰国历的纪元改至佛祖涅盘。 成为世界第三个引进童军的国家。 为了提升泰国环境卫生的水平,也因拉玛五世异母兄弟的女儿死于狂犬病,设立泰国红十字会。 补足泰语字汇不足,发明许多新词。 擅长英语和法语,还创作并翻译许多文学作品,甚至写剧本在民众前面表演。 模仿西方,废除一夫多妻制。 推行华人同化政策。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加入国际联盟。 派遣许多英、法留学生。 把御花园转变成是乐园公众游园地,并在园里成立第一所公共图书馆。
评价

虽然拉玛六世推行许多政策,但在财政管理方面相当散漫(尤其是以童军为中心编制的保安队,此组织对财政造成相当大的压迫)。最后国家财政于之后的拉玛七世任内严重恶化,国王的统治被以拉玛六世送出去的法国留学生为中心被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