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山要田
唐以前已开始向山要田。唐代又向深度进一步发展,向山要田进行得更为迅猛,从事人数之多和普及之快都超过前代。耕垦山地的都是近山的贫苦农民,他们是在平地得不到农田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上山的。特别是在土地兼并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山间的小块土地正适合贫穷农民的需要。贫苦农民向山要田,山中并没有现成的耕地,必须用人力去开辟。在生产工具简陋的时代,要把这些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取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古人叫做“田”或“种”,唐人多称之为“烧”或“火田”“火耕田”。“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由上引诗句可以看出深山野谷之中到处在烧,而且经常不断地烧。山中树木经常被砍烧,天然植被大量破坏,以致水土流失严重。可见开发山田,虽然暂时获得一点土地,缓和了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并取得一定收益,却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