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问轩
生平邹问轩 (1914-1966年),原名邹恩洵,曾用名邹文、邹文宣。江西省余江县人。1914年4月20日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小官僚家庭,从小热衷习文,1934年考入中国大学。
学生时代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他不畏强暴,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曾两次被敌人抓入监狱。出狱后,他更加忠诚党和人民,继续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参加革命后,邹问轩先后担任过北京左联中大党支部书记,北京左联市委委员,北京东区区委书记,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党团委员,北方局军委秘书,全国学联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委,江西临时省委书记,南昌中心市委青年部长,绥德特委宣传部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领导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组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1945年9月他随军到东北,先后担任了松江省委秘书长、延寿中心县委书记、哈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东北局派赛马土改工作团团长兼党委书记、孤山县工作团团长兼县委书记、鞍山市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又调任旅大市委宣传部长。
1956年7月邹问轩调到中共黑龙江省委工作,先后担任省委地方工业部部长、省委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常委等职。
邹问轩有很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和较高的文学素养。
成果邹问轩是平房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原国营军工120厂、东安机械厂)的主要奠基人。从五十年代在平房120厂工作开始,就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许多歌颂党、歌颂人民的诗,发表在省内外报刊上,还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写了十几万字的专著《诗话》,探索和阐述古典诗词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他的《诗话》曾于1962年在《黑龙江日报》上连载,后经修改,于1963年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单行本。
社会评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邹问轩被迫害致死,终年52岁。1978年11月,中共黑龙江省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