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余军,法学博士(浙江大学),副教授,现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从1999年开始发表论文,主攻方向为行政法学、宪法学以及法理学,已经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浙江学刊》、《人大复印资料》、《公法研究》、《求索》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一本、主编教材一本。主持浙江省规划课题一项,主持校级重点课题一项,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一次。获省级教坛新秀奖一次。

1、专业背景:

2005年9月考入浙江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孙笑侠教授,主要从事行政法学、宪法学和法理学研究。

1997年9月-2000年3月 浙江大学法学院,师从朱新力教授,从事行政法学、宪法学研究,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1年6月 四川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2、个人主要经历: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读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1991年8月至1997年8月任职于浙江衢州化学工业公司、协和石油集团

(中国)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外资企业。

1997年9月至2000年3月,就读于浙江大学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4月至今,任教于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负责人。

2001年6月破格评为讲师。

2005年2月入选 “浙江工业大学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学术骨干)培养计划”。2005年6月入选“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

2005年6月考入浙江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05年9月破格评为副教授。

2008年获浙江省“教坛新秀”称号。

3.论文

1、《对作为行政诉讼“通道”的功能性概念的再思考》,载于《政法论坛》2005年第一期,第一作者。

2、《行政法律责任的规范分析——兼论行政法学研究方法》,载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五期,第二作者。

3、《宪法权利的逻辑构造——分析法学的诠释》,载于《法学》2005年第三期,独立完成。

4、《私法纠纷解决机制在行政法上的运用——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的理论原型、妥当性及其影响》,《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7年第7期转载,原载于《法治研究》2007年第4期,独立完成。

5、《行政处分与民事法律行为之关系——作为规定功能的法概念》,载于《法学》2007年第7期,独立完成。

6、《法律责任概念的双元价值构造》,载于《浙江学刊》2005年第一期,独立完成。

7、《行政法律行为理论的梳理与界别》,载于《求索》2004年第九期,独立完成。

8、《“乡土社会”中的法治行政》,载于《宪法与国家机构改革》(中国法学会宪法学会年会论文)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版 ,独立完成。

9、《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与行政处分概念的比较分析》,载于《公法研究》第三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独立完成。

10、《论行政法律行为》,载于《中国法学》2001年特刊号,第一作者。

11、《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实证分析》,载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二期,第二作者。

12、《法律职业的危机与出路——评Rhode的“为了正义:重整法律职业”》,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5期,第二作者。

13、《东方人厌讼吗?———对当代中国、日本低诉讼率现象的分析与思考》,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5月,独立完成。

14、《论行政强制措施的合理定位》,载于《行政强制与行政程序研究-——1999年海峡两岸行政法学术研讨会实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第二作者。

15、《对中国行政法行政强制措施的置疑与思考》,载于《法学论坛》 2001年第五期,第二作者。

16、《行政许可的逻辑结构——分析法学视角的解读》,载于刘恒主编:《行政许可与政府管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二作者。

17、《行政法律责任研究中的方法论思考》,载于《法制日报》理论版2003年12月15日,第二作者。

18、《大陆法系司法判例形成之背景及条件》,载于《明镜周刊》2000年5月13日版,独立完成。

19、《对违反法定程序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于《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五期,独立完成。

20、《“个人自由”与“人性尊严”——美国与德国宪法人权保障基础原理的比较》,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9年第一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