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信息管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微观信息管理

作者:谢阳群等编著

ISBN: 9787810527989 , 7810527983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4-3-1

内容提要本书试图采用这些框架把信息民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构建,并将全书划分为信息管理基础理论、微观信息管理、宏观信息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未来四大部分,但因书中只涉及到前两大部分,故取名为《微观信息管理》。本书的体系结构只是一种初步尝试。应该说明的是,在体系结构问题上笔者采纳了科学的创始人C.贝尔纳的主张,他在进行科学学研究时提出,不必为科学学下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也不必对科学学的研究范围规定得太具体,以免限制科学学的发展。在概念问题上,笔者以恩格斯的教导为准则。恩格斯在研究生命问题时指出:“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要想真正详尽地知道什么是生命,我们就必须探究生命的一切表现形式,从最低级的直到最高级的。可是对日常运用来说,这样的定义是非方便的,在有些地方简直不能缺少的;只要我们不忘记它们的不可避免的缺点,它们就无能为害。”同时也借鉴了T.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即并不刻意追概念的绝对精确,而注重解决实质问题,不生面追求名词术语的完全规范化,只力求为人们提供能够普遍接收的思想工具,力求在最高认识层次上求得统一,并利用术语对照的方式来对处理非科学化的习惯用语。

目录前言

1 信息管理的理论基础

1.1 信息的定义

1.2 信息与物质、能量和意识

1.3 信息与感觉、知觉和思维

1.4 信息与载体和媒体

1.5 信息的层次

1.6 信息的楞关概念

1.7 信息的分类

1.8 信息的性质

1.9 信息的质量

1.10 信息的数量

1.11 信息论、信息科学与信息方法

2 信息资源与信息管理

2.1 资源

2.2 信息资源

2.3 信息资源的要素及其性质

2.4 信息、组织与环境

2.5 信息管理

2.6 信息资源管理

2.7 信息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

2.8 信息管理的学信体系

3 信息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3.1 从科科管理到信息资源管理

3.2 从信息管理到信息系统

3.3 从因特网到内联网

3.4 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实践

3.5 记录管理

3.6 公共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3.7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工具

4 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

4.1 信息生命周期

4.2 信息用户与信息需求分析

4.3 信息源的性质、分类与信息收集

4.4 信息处理与信息组织

4.5 信息存储与检索

4.6 信息传递

4.7 信息利用

4.8 信息处置

5 信息人力资源管理

5.1 人员管理系统

5.2 心理测量

5.3 人员激励讨论会

5.4 指定导师

5.5 确定职业路径

5.6 时间管理

6 信息技术管理

6.1 信息技术管理概述

6.2 计算机技术

6.3 通信技术

6.4 网络管理

6.5 信息系统

7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7.1 信息系统开发概述

7.2 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

7.3 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7.4 信息系统规划

7.5 信息系统计划

7.6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