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艳芋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称类别【物种名称】白艳芋螺[1]

白艳芋螺
白艳芋螺(图1)

【中文俗名】

【拉丁学名】Conus atractus

【命名者】 Tomlin,1937

【英文名称】

【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新腹足目、芋螺科

外形特征贝壳圆锥形,坚固,螺塔低,体螺层大,占据壳

白艳芋螺
白艳芋螺(图2)

长一半以上。壳口狭窄且长,壳表有成长脉、螺脉、螺沟、颗粒和肩部的结节。口盖角质,远小于壳口,新月状,核在下方。齿舌只有边缘齿,末端有倒钩。体呈倒锥形,极坚实。壳表色彩及花纹鲜艳斑斓。

分布范围哥伦比亚(Colombia)

白艳芋螺
分布范围(图3)

哥伦比亚共和国,在南美洲西北部,西濒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同委内瑞拉,东南同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与巴拿马为邻。面积114.2万平方公里。人口4,453万(2003年),印欧混血种人占60%,白种人占20%,黑白混血种人占18%,其余为黑种人和印第安人等,人口年增长率1.79%。西班牙语为国语,多信天主教。首都圣菲波哥大。西部除沿海平原外,为西、中、东三条平行的科迪勒拉山脉构成的高原,山间有宽阔的各地,南部有一系列火山锥,西北部为马格达莱纳河下游冲积平原,水道纷歧,湖沼广布。

习性环境长于热带浅海处。夜间觅食性,是食肉性动物,食鱼类或其他软体动物贝类或小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