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埠背敲

民间音乐的一种,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浙江上虞崧厦镇,1945年正式成立民间乐队,名为“韶韵轩”,表演于民间庙会,主要有迎菩萨和迎礼拜二种形式。背敲鼓架、锣架制作精巧细致,既是民间吹打的装束道具,又是民间雕刻艺术的珍品。由于锣鼓手背着敲打,故称“背敲”。主要演奏曲目有《武头场》、《文头场》、《花二场》、《柳音青》等。
被列入上虞市、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民间音乐的一种,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的浙江上虞崧厦镇,1945年正式成立民间乐队,名为“韶韵轩”,表演于民间庙会,主要有迎菩萨和迎礼拜二种形式。背敲鼓架、锣架制作精巧细致,既是民间吹打的装束道具,又是民间雕刻艺术的珍品。由于锣鼓手背着敲打,故称“背敲”。主要演奏曲目有《武头场》、《文头场》、《花二场》、《柳音青》等。
被列入上虞市、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