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矮花叶病
菠菜矮花叶病中文名称:菠菜矮花叶病
中文别名:菠菜矮花叶病毒病
英文名称:Spinach wilt virus
病原中文名:蚕豆萎蔫病毒一株系
病原拉丁学名:Broad bean wilt virus简称BBWV
病害类型:病毒
主要寄主:豆科的蚕豆、豌豆、豇豆、四季豆,藜科的菠菜、昆诺藜、苋色藜、甜菜等。
危害部位:叶片
传播因子:桃蚜、汁液摩擦、农事操作
防治指标:有发病中心时
检疫地位:
危害症状:
染病株畸形,叶片出现深绿与浅绿或黄色相间的花叶,叶片变小,植株严重矮缩。
病原形态特征Broad bean wilt
virus简称BBWV称蚕豆萎蔫病毒一株系,属病毒。用1%醋酸双氧铀负染,在H一500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粒体球形,直径24~25纳米,稀释限点100000倍,致死温度70℃经10分钟,病汁液的侵染性在室温下保持3天。
浸染循环可由桃蚜(Myzus
perswae)进行非持久性传毒,发病率一般为20~30%,此外可通过汁液摩擦及农事操作传毒。干旱及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
发病因素:
1播种过早,晚秋不凉,暖冬,春天气温回升早,有利于麦蚜、灰飞虱等害虫越冬和繁殖及危害传毒;
2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播种过密、株行间郁闭,
3多年重茬、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
农业防治1播种前,清除田间及四周杂草,集中烧毁或沤肥;深翻地灭茬,促使病残体分解,减少病原和虫原。
2选用排灌方便的田块,开好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达到雨停无积水;大雨过后及时清理沟系,防止湿气滞留,降低田间湿度,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不用带菌肥料,有机肥中不得含有大麦病残体;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病力,有利于减轻病害。
4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防治好蚜虫、灰飞虱等害虫,断绝虫害传毒、传菌途径;防止病菌、病毒从害虫伤害的伤口进入而危害植株。
5高温干旱时应灌水,以提高田间湿度,减轻蚜虫、灰飞虱危害与传毒。严禁连续灌水和大水漫灌。
6因地制宜,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如:菠杂10号、春秋大叶、大鸟叶等抗(耐)病品种。据日本和美国报道:BBMV曾在菠菜上造成毁灭性危害,后选育出抗病品种,值得借鉴。
7在传毒蚜虫迁入菠菜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药剂杀灭蚜虫。
化学防治一、防治蚜虫用药(1)拌种:用种子量0.5%灭蚜松或0.3%乐果乳剂拌种
(2)喷洒: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
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
70 %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0000—15000倍液
20 %康福多浓可溶剂5000—6000倍液
15 %金好年乳油1500倍液
75%稻虱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
5 %啶虫咪乳油2500—3000倍液
40%氧化乐果乳油
50%马拉硫磷乳油
50%对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25%扑虱灵(噻嗪酮、优乐得)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
1%对硫磷粉或1.5%乐果粉1.5kg/667m2二、防治病毒用药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0.5%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
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视病情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3天停止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