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太镇
广东省普宁市广太镇广太属于普宁市辖镇,东和揭阳榕城区仙桥镇交界,西临普宁市洪阳镇,南与汕头市潮阳区接壤,北与南溪镇为邻,距揭阳市区13公里,距普宁市区约22公里,全镇共21个行政村(以12乡为主体)和一个居委会,人口约5万人(民间人口约6~7万左右吧),面积34平方公里。历史上,广太属于榕城东门外的黄都下社,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于钟堂区、第一区、第八区,1957年属于广太乡,1958年属南溪公社,1974年从南溪公社析出自成广太公社,1984年设区,1986年社镇。历史上,广太常遭南旱北涝之患,耕地十年三收,人民生活比较贫苦。解放后大兴水利时期整治了洪阳河,筑山唐水库12座,建水电站3座,截洪渠2条,基本实现旱涝保收。农业上主要是蕉柑、大蒜、水稻、香蕉、水果、花苗、各种青菜、甘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水稻甘薯等传统农业品种已经大大减少,而经济作物如蕉柑、花木树苗已经成为广太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商业活动得到极大的发展,全广太已经有大小市场5个,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口已占了一定的比例,工业上,本地工业相对较少,村民以外出打工为生的人比较多。公里主要有池尾~揭阳的公里从镇内穿过;航运可到达揭阳、汕头(港口有潮来港、洋尾仔港口等),镇内有自来水厂,水源来自于金狮池后的龙潭水库;有中学一所(广太初级中学),有医院一所(广太医院);镇内名胜古迹有:绵远村虎头埔遗址(属于新石器时期),它(虎头埔遗址)揭示4000年前岭南文明已不让中原,同时虎头埔遗址的发现创下了两个“最”:目前国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窑群和广东省内发现的最早的窑址和多年埔村的清乾隆时期兵部尚书郑大进暮。 广太镇现有一个圩,清同治二年(1863年),在山后村洞沟洋集市,称为广平圩,后重创圩于今镇址(原为仁美村之地)。碑记云:“承广之首,取平之义,曰广泰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