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安溪县金谷镇田头村概貌[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田头村系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一个比较小的建制村,位于省道307线118km——120km的公路两侧,背靠青山,面向绿水,峦峰叠翠,溪水长流。 田头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本来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旯旮小山村,经省道307线之开通,安溪“中国茶都”之创建,使沉默的穷乡僻壤,增添秀色,带来生气,交通上的方便,农民们的生产方式也随着历史发展的潮流而改变,他们由原来生产作物——水稻地瓜之田地,改种经济作物——茶果,从而耕田者的经济收入大大增加,楼房拨地而起,破旧的土木房屋成了历史遗物,摩托机车比比皆是,私人小轿车亦不罕见。田头——正随着社会的发展,飞速向前迈进。 田头距安溪县城25公里,距金谷镇政府5公里,距湖头镇5公里,西与渊兜村、南与中都村、北与山岭村、大演村相毗邻。 [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0.575平方公里,现在全村人口760人左右,4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田头虽是僻壤山村,但人们懂得君有道,贱货而贵德,去馋而远色。田头黎庶无私无畏,众志成城,乡和族睦、愤发图强,自食其力,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历史人物] 田头大部分人属黄姓,其得姓始祖云受赐封黄国,云传江夏始祖歇;歇传福建、广东、台湾各地;福建支派传至泉州开元寺守恭;守恭蕃五安:南安、惠安、安溪、同安、绍安;安溪始祖纲传参内履端,履端传镇抚,南安罗溪、科名;科名党才传上科名、永春、同安芼岭、下科名;下科名金彦传湖头黄仓;湖头黄仓尔思传仙养;仙养传田头始祖国实,定居至今已有五百多年。 田头黄仲壬,清光绪戊寅贡举“明径”附贡;黄国华,清宣统庚戌贡举“选元”岁进士;黄明梁,清光绪丁丑进秀才;黄式仁,反校潮参加军长陈毅,政委饶漱石等第三野战军当卫生员,生前在广州工作,任至师级;黄汉源,北京市协和医院教授(外科);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考取全国高等院校深造者颇多,真是人才辈出,有学士、博士、出国留学生。 [建筑景观] 田头村在改革开放以来,旅居海外侨亲返梓谒祖探亲者,络绎不绝,他们慨解义囊建设家乡公益事业,旅居印尼宗亲黄连顺独资建成“银汉小学”,其布局雄伟,设备齐全,但2003年秋因生源不足,停办空置。旅居新加坡、印尼、古隆坡等地宗亲捐巨资建成庙宇、宗祠。村民随着经济发展(特别1995年公路拓宽拆迁),基本住上钢筋混泥土结构的现代楼房。 [特产经济]安溪县“中国茶都”的建立,促使安溪的茶叶产业有了很大发展,田头村也不例外,村民大多以茶叶为主产业。 [陆地地形]田头有主要山峰——拨起三峰,其山脉延绵叠翠,来至乌石喾口,形成壮观布局,左旗南壁山结有红土朱;右鼓龟山,山形圆似鼓;青龙青 ,其山脉从拨起三峰延伸至乌石喾口;白虎鞍山,其形酷似虎头。所有山川之水汇至乌石喾口,只剩一个出水口,正是三峰山下涌千泉,汇成一水流自闲,飞流直泄长崎坝,激起波浪向人间。 田头有三个山寨,水尾狮仔寨,小头渊尾寨,中间白山 寨,今三寨遗址尚存。

1、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勐拉乡田头村田头村隶属金平县勐拉乡,地处勐拉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48公里。东邻新勐村 ,南邻国营农场 ,西邻 荞菜坪村委会,北邻广东村委会 。辖田头、那给、那兰、文革、慢仗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77 户,有乡村人口 1725人,其中农业人口1725 人,劳动力940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927人。

全村国土面积11.33平方公里,适合种植香蕉、橡胶 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816亩,人均耕地 0.47亩,林地6551亩。

2、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太平镇田头村田头村隶属施甸县太平镇,地处太平镇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60公里。东邻地理村,南邻太平村,西邻兴华村,北邻阳区。辖大河外、田头、赵家等16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28户,有乡村人口2602人,其中农业人口2583人,劳动力190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903人。

全村国土面积13.3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6.3℃,适合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998 亩,人均耕地0.77亩,林地8573.9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6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1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3、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更戛乡田头村田头村隶属昌宁县更戛乡,地更戛乡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方便,距县城81公里。东邻更戛乡更戛村,南邻昌宁县湾旬乡,西邻更戛乡米河村,北邻更戛乡更戛村。辖马六城、马力根、小水井、青树、箐门口、窝林、响水、对门山、何家寨、菖蒲塘、芦稿坝田上田、田下、小星寨、藤子棚、龙塘等16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587 户,有乡村人口2523 人,其中农业人口2489人,劳动力1673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667 人。

全村国土面积39.03 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年平均气温18 ℃,年降水量1200 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茶叶、核桃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438.15 亩,人均耕地1.4 亩,林地3,872.62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4.7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6.01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

4、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普义乡田头村田头村隶属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义乡,地处 普义乡东边,距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城77公里。东邻墨江县,南邻 端金 ,西邻普治,北邻蔓芽。辖田头寨、老自寨 、有米山等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82户,有乡村人口1280人,其中农业人口1280人,劳动力62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24人。

全村国土面积48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8.4℃,年降水量168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 咖啡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921亩,人均耕地3亩,林地40101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7.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5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为主。

5、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田头村田头村是一个单独的自然村,全村都姓黄,始祖黄学士公自宋末从福建省莆田县石狮巷携眷来桑浦山后的田心顶头定居,取名田头。后因此地僻人稀而迁至距原地8公里处的平川(现村址)另建村落,仍用原名。明崇祯年间,村人黄印心官授北京南城兵马司正史之职,告老归林后在家建“积厚堂”;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村人黄乃贞授例入贡,官授甘肃省凉州府正堂,因奉旨治理黄河有功,任满加封奉政大夫,追封三世界、,建府于本村,即今“凉州府”。

田头村在金石集镇东南侧1.5公里处,东连辜厝村,西毗邻厂头巷村,南连上官路村,北与龙下村、下陇村的田园接壤。全村面积0.5平方公里,耕地大部分属沙泥田,宜种植水稻、甘茨、甘蔗、花生、生柑等农作物。

田头村历来以农业为主,栽培瓜采苗是本村的传统,开始时有少数农户培育四时瓜采苗和芋种,以后逐渐扩大,种苗销往潮汕各地。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推行,田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办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全村办有木器加工厂、服装加工、油漆、食品、五金等民营企业,繁荣了农村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6、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金谷镇田头村地处金谷镇政府驻地西偏北3.2公里处,清溪左畔,鸡仔尖、深坑头西部。原名田城。民国后改为田头。原与中都同属五社村,1990年1月析出。村委会设在田头。村民主要为黄姓。[1]

7、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田头村田头村位于距宁都县城20公里梅江河畔,地处田头圩镇,街道与饭堂咀自然村连成一片。辖区内居住着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村居民3600多人,其中田头村籍村民2090人,划分为八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079亩,鱼塘40亩,没有山林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走马陂灌区,自流灌溉条件良好,农作物种植旱涝保收。

田头村地处田头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人口密集,交通方便,通信便捷,街道宽畅,市场繁荣。农业以席草、水稻制种为主导产业,工业以草席加工、销售,形成产、供、销完善的产业网络,劳动力以技术型向外输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占农民收入的四分之一,其他各业蓬脖发展,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532万元,村民生活水平籽麻开花节节高[2]。

8、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城月镇田头村田头村委会位于城月镇镇区偏东部1公里处(207国道东旁)。总人口4208人,区域面积10860亩,耕地4443亩,以甘蔗、蔬菜、药材种植及家禽、生猪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下辖田头村、周宅村、洪宅村、铺仔村、下山村、五里堂村、五里堂仔村等7条自然村。通硬底化水泥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有完全小学1间。有诞期演出习惯。[3]

9、海南省琼海市石壁镇田头村田头村位于石壁镇,由下朗村、坡尾村、龙腰村、龙松村四个自然村创建而成,共有90户,319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发展热作业和养殖业。200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2003年初,石壁镇委将田头、坡尾、龙腰、龙松四个自然村纳入文明生态村建设计划,实行整体规划、连片创建,全力打造“农村生态公园”型文明生态村片区。两年来,通过“政府帮助一点、村民自筹一点、外出人员捐献一点、市驻点单位支持一点”的办法,筹集了资金40多万元投入到文明生态村建设当中。群众在创建中非常积极,共投劳10000多人次,拆除了乱搭乱建的猪舍柴棚等建筑物近100间,清除了长年积累的生产生活杂物垃圾300多车,改变了村庄脏乱差的面貌,净化了村庄。修建了长700米环村路一条,硬板化200米村道数条,村巷道13条,建起绿化带6条,筑起了挡土墙1200米,安装了60盏路灯,村庄实现绿化、亮化、硬板化。在连片创建当中,该片区做到了因村制宜,突出重点,各显特色。田头村三面环树,花木扶疏,创建的重点放在了建设环村小曲径,将村周围的槟榔园建成休闲小区,建起了鱼塘、钓鱼台、凉亭、花坛和雕塑物,平整了林间空地5000平方米,安置了数张石凳,铺设草皮3000平方米,种植各种花卉近5千株,一个休闲型农村小公园初步凸现。村民不仅可在林中小坐休憩话家常,还可稳坐钓鱼台,享受垂钓的乐趣。坡尾村的创建重点在于修筑排污挡土墙。该村将村道小巷水泥硬板化,建造花坛,建起休闲绿化带,硬化、美化、绿化了村庄。龙腰、龙松两村的房舍相连,创建重点在于完善公共设施。两村齐心协力修建了环村道路,筑起了田堤,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两村还各自在村里的空地修建休闲凉亭,让村民闲暇时有了去处。

创建后的田头文明生态村片区,村舍整洁,道巷宽敞,池塘、凉亭、假山、生态林相映成趣,景色迷人,俨然一个集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农村公园。2004年,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资助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片区内建起了文化室,购置了书刊画报,及时更新图书,定期开放,满足了村民知时事、学科技的需求;修建了篮排球场,经常组织篮、排球赛事,让村民在农闲时有了娱乐,大大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10、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南岭乡田头村村情概况

田头村
村貌

田头村隶属于南岭乡芒弄行政村,属于山区。距离芒弄村委会4公里,距离南岭乡33公里。国土面积有0.67平方公里,海拔1250米,年平均气温17.9℃,年降水量1485毫米,适宜种植稻谷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24亩(其中:田116亩,地208亩),人均耕地2.84亩,主要种植稻谷等作物;拥有林地676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79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水、通路、无路灯。全村有3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3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3辆。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8.2万元,占总收入的78.1%;畜牧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15.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4头);渔业收入0.08万元,占总收入的0.7%;林业收入0.27万元,占总收入的2.6%,其它收入0.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人口卫生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33户,114人,其中男性70人,女性44人。年内实有全半劳动力55人。该村全部为拉祜族人口。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4人,参合率73.7%;享受低保27人,五保户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南岭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5公里,距离乡卫生院33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芒弄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南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33公里。截止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人,其中小学生9人.中学生2人。村务公开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2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尚未成立民主理财小组。[4]

11、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田头村田头村位于东莞市横沥镇南部,是横沥镇的商业中心,总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三个村民小组,人口30000多人,户籍人口2426人,现有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共50家。行业涉及电子、五金、玩具等。田头村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田头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区内环境优美、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辖区内拥有四星级的华翔国际酒店、怡景度假村和南铭购物乐园等休闲购物场所,拥有创英玩具有限公司、华龙电子有限公司、恒旺五金有限公司、百汇五金塑胶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结合镇委、镇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横沥,商务横沥,学习横沥”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田头村将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在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贸业的同时,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成为横沥镇的商贸金融、居住休闲为发展目标。[5]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