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家村
1、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祝家村该行政村隶属隆阳区瓦窑镇,地处瓦窑镇东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7.5公里,到乡镇道路为泥土路,交通不便,距市区64公里。东邻云龙县,南邻永平县 西邻繁荣村,北邻繁荣村。辖小麦地、大坪掌、祝家寨、大旧地等6个村民小组。截至2006年底,有农户248 户,乡村人口1033人,其中农业人口1033人,劳动力5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2人。
全村国土面积19.16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400毫米,适合种植核桃、木瓜、花椒、桐油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639亩,人均耕地62亩,林地13255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16元。该村属于绝对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为主。
2、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平水镇祝家村该村位于绍兴南区的日铸岭境内,小舜江源头,离绍兴扇区18公里,离平水副城8公里,辖区山清水秀,山多地广,是适合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已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卫生村、文化村。
该村区域面积9.83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12月,有农户542户,人口1500余人,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设党支部1个,党员41人,村民代表36人,有水田333亩,旱地271亩,茶园933亩,毛竹山2000亩,杉木山1300亩,山林9033亩,有茶叶初制场,粮食加工厂,40千瓦小水电站一座,两家服装个私企业,卫生保健站,供销便利店,有一个环境整洁的村容村貌。[2]
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王家井镇祝家村基本概况

该村紧邻淳安县西部中心汾口镇,村庄主体结构已与城镇浑然一体,是典型的城郊村。全行政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截至2007年,有229户、785人。有耕地384亩,山林2800余亩,行政区域面积1.54平方公里。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使65%的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发展二、三产业,农业经济也从单一的粮食生产向效益农业转移,土地产出率大幅提高。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发展商贸业,村集体办起茶叶交易市场,成为全镇唯一、辐射周边乡镇的茶叶交易集散地,年交易额达500余万元。2007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53万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46.1%和30.4%,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2万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镇乃至全县前列。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日新月异。根据村庄整体规划,打通村东、南、北三方主通道;结合拆危拆旧,拓宽村内道路,埋没地下污水管线,覆盖所有明沟并全部硬化;通过改水、改厕、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彻底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日益改善。通村道绿化、河水净化、路灯亮化,在自然村分别建有一座小型公园、配备体育健身休闲器材,让村民享受到既有城市的现代气息,又有城市难得享受的田园风光有优越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日趋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已经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政策性住房保险参保率都在100%。困难户、低保户应保尽保,全村70岁以上老人都能享受村委发放每人每月50元生活补助,2008年又有80%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参加了该镇的城镇老年居民生活保障保险,每人每月可享受300元的生活费,老年人生活基本无忧,“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正在悄然改变。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平安稳定。封建迷信、赌博活动在该村销声匿迹,尊老爱幼、邻居和谐在该村蔚然成风。所获荣誉该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获得各级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省、市“文明村”,省、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杭州市“园林绿化示范村”,杭州市“十大生活品质之村”等殊荣,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1]
4、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祝家村基本概况

该村位于进化镇南部,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青山怀抱,气候宜人,规模调整后与泗州自然村合并而成。截至2007年,全村385户,农业人口2161人,其中祝家1236人,泗州925人,非农及外来人员500人。农林资源村域面积2.99平方公里。2007年实有耕地面积847亩,祝家667亩,泗州180亩;林地3800亩,其中祝家3500亩,泗州300亩,种植以水稻为主,花木150亩,生产粮食430吨。经济状况2007年全村农业产值800万元,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基础建设2008年,全村低压电力线路全面整改,已通过验收合格,解决了全村用电负荷的问题。[3]
5、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沙桥镇祝家村村情概况

该村隶属于沙桥镇田心村委会,属于坝区。位于沙桥镇东边,距离村委会0.80公里,距离镇政府4.00公里。国土面积1.23平方公里,海拔1,84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 ℃,年降水量84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自然资源截止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2.00亩(其中:田80.00亩,地12.00亩),人均耕地0.4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522.00亩;水面面积50.00亩;其他面积180.00亩。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1户通自来水,有16户饮用井水。有47户通电,有4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4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6户(分别占总数的76.6%和76.6%)。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5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00公里。截止2008年底,全村共拥有摩托车4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5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农村经济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3.3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2.48万元,占总收入的19.7%;畜牧业收入26.73万元,占总收入的42.2 %(其中,2008年内出栏肉猪152头);林业收入3.95万元,占总收入的6.23%;第二、三产业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3.94%;工资性收入12.67万元,占总收入的20.00%。农民人均纯收入1473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2.67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7人(占劳动力的26%),在省内务工15人,到省外务工12人。人口卫生截止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47户,共乡村人口177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77人。其中农业人口177人,劳动力102人。该村汉族177人,无其他民族。
2008年,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人,占人口总数的0.92%;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57人,参合率88.16%;享受低保23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8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田心国税希望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沙桥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80公里,距离中学4.00公里。截止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2 人,其中小学生21人,中学生11人。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92.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2.5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救灾救济补助、各类对农补助发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