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三饭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2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鞭三饭”,是旧时杭州人用来教育小孩子的一种口气。如果小孩子不乖,在外闯祸,大人就用不准吃饭加火梢丝(竹鞭)来惩罚小孩子。从词义上分析:“鞭”是刑具,“三”是数字,“饭”是吃饭,用三鞭子来代替吃饭,是一种十分严厉的惩罚手段

“鞭三饭”的出典,源于我国古代的“五刑”之一。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在内)的现行刑法已废止了这一条,但新加坡仍保留了这一古老的刑法。新加坡是一个法治国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谁违法乱纪谁就得吃鞭子,然后再以犯罪轻重处以徒刑。以法治国不徇私情,这对那些干坏事的人,无疑起着很大的威慑作用。

新加坡法律规定:凡小偷小摸者一经抓获,将判笞刑三鞭。鞭子是特制的,仗鞭的人身高体壮,非常专业。行刑时要求先看到一条深陷苍白的鞭痕,尔后再慢慢看到血,不叫受刑者皮开肉绽都不算数。同时规定每次只笞一鞭,刑过之后,即让家人抬去医治,医好后再来吃第二鞭。一般被判三鞭笞刑者,至少要受一个月以上的皮肉之苦。所以,凡尝过这种“鞭三饭”的人,无不刻骨铭心,谁还敢再以身试法。

几年前,美国有一位游客,因一件小事,触犯了新国刑律,被判五鞭笞刑。这事惊动了美国政府,克林顿总统亲自打电话向吴作栋总理求情,但新加坡政府仅给克林顿两鞭子面子。五鞭子减了两鞭,剩下的三鞭,还是要那位美国游客留在那里慢慢地品尝,这顿“鞭三饭”滋味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