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其父而不兼其子
【原文】
田子方侍魏文侯坐,太子击趋而入见,宾客群臣皆起,田子方独 不起,文侯有不说之色,太子亦然,田子方称曰:“为子起欤?无如 礼何!不为子起欤?无如罪何!请为子诵楚恭王之为太子也,将出之 云梦,遇大夫工尹,工尹遂趋避家人之门中,太子下车从之家人之门 中曰:‘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吾闻之,敬其父者不兼其子,兼其子者 不祥莫大焉,子大夫何为其若是?’工尹曰:‘向吾望见子之面,今 而后记子之心,审如此,汝将何之?’”文侯曰:“善。”太子击前 诵恭王之言,诵三遍而请习之。
(《说苑卷十·慎敬》)
【翻译】
田子方陪侍魏文侯坐着,太子击小步急走着入殿拜见魏文侯,宾客大臣们见状都站了起来,只有田子方不站。魏文侯显出不高兴的神色,太子也如此。田子方述说道:“为了太子我应当站起来吗?无奈这不符合礼仪。不为你站起来吗?无奈这又将得罪。请允许我为你讲述一件往事:楚恭王作太子时,一天打算出门到云梦去,路上遇见大夫工尹,工尹就快步躲进人家的门中。太子下车跟着他到这家人家的门中,说:‘你是大夫,为什么要像这样呢?我听说:尊敬父亲而不要同时尊敬他的儿子,如果同时尊敬他的儿子,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吉祥的了。你是大夫,为何要这样?’工允说:‘先前我只望见你的脸,从今往后我要记住你的这片心意,我确实会这样做的。那么你正打算上哪儿去呢?”听完后魏文侯说:“说得好!”太子上前复述了楚恭王说过的话,说了三遍后请求跟从田子方学习。
【解释】
说:同“悦”。
称:述说。
无如礼何:无奈不合礼仪。
无如罪何:无奈又将得罪。
诵:述说。
家人:指“人家”。
何为其若是:为什么要像这样呢。
莫大焉:没有什么比这更大。莫,没有什么。焉,干之。
习之:跟从他学习。习,学习,向……学习。
【内容理解】
田子方借用楚恭王作太子时不让大臣们因为尊敬其父亲而顺便尊敬他的事来劝谏文侯之子。因为楚恭王做太子时就听说,尊敬父亲顺便尊敬儿子是极大的不详。 最后太子接受了田子方的劝谏,将楚恭王的话背诵了三遍。
对王敬重,但不能仅仅因为对方是王的儿子而同样敬重(或者可以说是恭维)他。就是说要就事论事,对人分明,不能爱屋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