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有四失
原文学者有四失(2),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8)失则多(3),或失则寡,或失则易(4),或失则止(5)。此四者,心之莫同也(6)。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7)善而救其失者也。
注释(1) 本节选自《礼记·学记》。
(2)过失,缺点
(3)失之于学得过多。
(4) 不专注
(5)遇到困难停止不前
(6)心理各有不同
(7)助长
(8)或许是(有的)。
译文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启示了解学生的不同心态,然后对症下药,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教育方法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金钢钻,就揽不了失去了针对性方法就成了无的之矢。
就人而言,针对性的根本是抓住心理状态。就像医生治病,首先要找出病因所在,然后才知道用什么手段进行治疗。学生的学习出了毛病,根本原因就在心理状态。所以,真正好的老师,首先是个好的心理学家,而不是只是懂得一些条条框框的空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