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礼逊学堂
1839年,布朗夫妇在澳门设立玛礼逊学堂。该学堂是为纪念第一位来华新教传教士玛礼逊(RobertMorrison,1782—1834)而创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1839年在澳门开办,招收了几名中国幼童入学。1842年该学堂迁至香港后,曾一度开设过化学课,内容很肤浅。
这些学堂开设了中英文、算学、地理等课程,象征着西式教育嫁接到中国本土。传教士的活动与列强的殖民扩张相适应,《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的签订,使外国人在华办学变相合法化。1859年以前,清政府和开明士人尚未提出办学设想,教会已在各地设立学堂50所,学生达1000人。顾长声: 《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26页。另据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1852年江南的耶稣会派已有学生1260人。其主办者虽是外国人,学生却是清一色的中国人,至少体现了一个文化层对西学东来的一种反应。
与官绅士人在夷夏之辨中艰难曲折的情感转变相比,乡土村民面对西学的心理负荷显然要轻得多。迷信习惯与乡绅导向抵挡不住本能需求与实利诱惑。由于早期教会学堂以培养神职人员为主要目的,面对士绅的道德伦理大防和崇尚祖先风水的下层社会的疑惧,为了冲破文化屏障,教会以免费提供食宿为条件,招徕贫家子弟。同时,沿海一些地区受中外交往影响,出现社会变动,学西学可以增辟谋生之道。家境贫寒的容闳,小社会环境的改变使其父母很快做出适应性选择,让他们的儿子或入旧塾,或入西学。对于后者,诚如布朗于1877年所说,是让他学点英文,将来好在英国人家里当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