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猴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曙猴

英文:Eosimias

释文:又称始新猴、曙猿。生活于中始新世中期到晚期(约距今4500万~4000万年)的眼镜猴类化石。小型猴类,估计体重约100克。中华曙猴下颌化石分别以带第四下前臼齿及第一、第二下臼齿及其余牙槽的破碎下颌骨和带有全部牙齿的世纪曙猴下颌近完整下颌骨为代表。前者为1994年正式命名的中华曙猴(Eosimias sinensis),产出于江苏溧阳睡山的石灰岩裂隙B堆积中,根据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其地质时代为中始新世中期;后者为1997年定名的世纪曙猴(Eosimias centennicus),产出于山西垣曲黄河岸附近的“第一地点”。该地层是研究已有70余年历史的世界知名的中始新世晚期标准剖面。曙猴以它牙齿上的诸多特点显示出与高等灵长类接近,如下颌联合短而深,下齿式:2 1 3 3。下门齿小而垂直生长;犬齿大于门齿和p2,而且突出,p2单根;p3 4中远侧短,与齿排方向倾斜(中根比远根更偏向舌侧)。m1 2下前尖尖锐,下后尖与膨大的下原尖远远地分离,下内尖位于下次尖和远端突出的下次小尖的水平位的中间。最后一个臼齿前半部分(三角座)宽于后半部分(跟座)。但曙猴的基本特征仍证明他属于早期的眼镜猴。由于晚期的眼镜猴已较特化,因此曙猴是向高等灵长类进化的最早的代表[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