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1998年4月22日,是以原机械工程系为主体,与陕西省劳动厅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联合组建的。该院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机电系,经过几十年的变化和发展逐渐形成的。
经过40 多年的发展,现已具有相当规模,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5人、副研究员1人 、高级工程师8 人、工程师5 人、讲师28人。兼职教授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个四年制本科专业,一个三年制专科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 890 人。毕业生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毕业生连续5年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 。
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及理论二级学科博士点一个,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硕士点4 个和机械工程工程硕士点1 个,在校研究生120余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 15人;校特聘教授 2 名,学科带头人 8 人,教学骨干16人;学院有耐磨材料、工程机械、机械电子技术、振动应用与故障诊断4 个研究所, 有机电工程、工程实践教学2个实验实训中心和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2个实验室, 1 个资料室,拥有各类实验设备和现代化教学示范设备共计 916余台套,总价值达900余万元。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建设部科技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及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项目,有 14 项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专利已投入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机电学院正乘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全院师生员工精神振奋、开拓进取,为把机电学院建成国内机械工程领域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1958年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二次会议后,全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引下,掀起"大跃进"的高潮,中央发出"以钢为纲"的号召,动员全国人民大炼钢铁,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学校成立了矿冶系,并酝酿成立机电系。1960年8月学校抽调杨元兴、张文普两位同志负责具体筹建工作,并于同年秋季开始招生工作。当时设有矿山机电、冶金机械、建筑机械三个五年制本科专业;设矿山机电、冶金机械、建筑机械、画法几何及制图、机工等五个教研室;并设有一个实习工厂(机电厂)和一个资料室。全系教职工80多人。三个专业当年共招生140人,其中:矿山机电专业60人,冶金机械专业50人,建筑机械专业30人。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订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年4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审定全国各高等学校发展规模和专业设置的报告》,学校积极贯彻中央和教育部文件精神,进行专业调整,停止部分专业的招生。其中有机电系冶金 机械和建筑机械两个专业。1962年4月经冶金部批准,撤销机电系。机电系撤销后,1960年三个专业招收的学生作如下安排:矿山机电专业保留,划归采矿系管理;建筑机械专业停办,学生转入建筑系工民建专业;冶金机械专业停办,学生转入冶金系轧钢专业。教研室的安排是:矿山机电教研室划归采矿系领导;建筑机械教研室撤销,教师回建筑系建筑施工教研室;冶金机械教研室撤销,教师调入机工教研室和冶金系有关教研室;机工教研室及机电厂调归冶金系领导。
机电系从1960年8月成立至1962年4月撤销,经历了近两年时间。1971年3月,又成立了机电系。全系设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工业企业自动化三个专业,学制三年。设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工业自动化、机械原理与零件、机械制造工艺和电工等六个教研室,相应地设置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工企自动化与电子、机械原理与零件和电工五个教学科研实验室及一个系资料室。全系教职工近90人。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政策特别是知识分子政策,大大激发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恢复和整顿了教学秩序,使机电系进入改革发展的时期。通过改造老专业,建设新专业,修订教学计划,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及学术交流等,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教育革命的深入和发展,1986年,经学校同意批准,将机电系分为机械工程系和自动控制系两个系,此后机械工程系不断发展壮大。
根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机械系于1990年开始筹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在筹办过程中,通过校成人教育学院从1992年开始招收机电一体化本科四年制和大专三年制学生,从中取得办新专业的经验。在办学过程中,得到了陕西省劳动厅西安高级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简称高培中心)的积极支持。高培中心于1985年8月,被国家列为中国意大利第三个合作计划,是国家劳动部与意大利劳工部在职业培训领域技术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
高培中心占地约18000平方米 ,现在建筑总面积17800平方米,其中有教学楼3500平方米,学生公寓和招待所4000平方米,教职工住房3000平方米,学生餐厅及多功能活动厅2000平方米,其中水、电、暖、通讯等设施配套齐全。有先进的教学实验室及相应的配套设备,包括通用及数字电子学实验室、通用电气实验室、专用电气实验室、机器人和柔性制造系统(FMS)实验室、液压实验室、电气气动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与CAD/CAM实验室、语言实验室等。高培中心的教学条件对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有用的,又是机械系缺少的;而机械系的师资力量、教学科研能力与经验,享受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政策、任务、权责等有利条件,对于充分发挥高培中心的潜力是很有用的。两个单位联合起来,无疑可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兴办高等教育和高级职业技术培训,将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
鉴于这种共同认识,经双方多次协商,取得了联合办学的意向,并在不同程度进行了联合办学的实践,且效果良好。在这个基础上,经学校同意于1995年机械系与高培中心联合,组建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牌挂在高培中心,两个单位的名称仍保留在原单位。联合主要是业务上联合,即部分地联合招收和培养学生(含本科生和专科生), 联合进行科技开发,其他方面包括人事组织、财产、隶属关系不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1998年4月22日,经学校批准正式撤销机械系,成立机电工程学院。学院党组织分属各单位不变。行政上设院务委员会:院长一名,由原机械系出任,副院长若干人,其中有一名由高培中心出任,主要管理高培中心部分工作。院务委员会下设行政办公室和教务科研处。办公室设正副主任,正主任由原机械系出任,副主任由高培中心出任,主要管理高培中心工作。学院的财产权,包括房产、设备权、人事权等都保持不变,归属合作各方,但合作双方可互相优惠使用,或免费使用, 或按成本价收费。教师互相上课按优惠课时费给教师付报酬,学院招来的学生,在高培中心上课住宿的,所收学、杂费,双方共管,公寓住宿费由高培中心管理。两单位可以联合搞科研,联合接受工程项目,也可以单独接受任务。
机电工程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在发挥外部企事业单位的优势共同办教育、搞科研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打破了仅由学校办教育的格局,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高校与外部的联系,创造吸收外部优势力量的条件, 探索合作办学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