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汤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曼汤”是藏语的音译。“曼”是Sman的译音,意为医药,而“汤”是Thangka的译音,意为挂图。“曼汤”就是医学挂图。。“曼汤”是藏医药学历史、民族特色、医学内容的集中体现,藏医药学中的这些挂图是世界古代医药体系中的稀世珍宝。

曼汤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大约起源于17世纪末。曼汤是用天然色料在亚麻布上绘制而成,具体内容有人物、器具、建筑、衣着、发式等,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在这些曼汤的上方留有一定的位置来绘制医药学人物,尤其是古代医药学人物。据考证早在公元8世纪前后藏医形成的早期,就已十分注意解剖图的绘制了。

13世纪后,藏医药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舒派(南方学派)和强派(北方学派),都很注意绘制曼汤。17世纪摄政王第司·桑吉嘉措以北方学派的曼汤为基础,根据他自己所著的《四部医典》的内容,在公元1688年重新绘制完成了较完整的曼汤60幅。嗣后他又根据《月王药珍》一书中诊断、艾炎等内容继续绘制。约至1704年,他终于使全套曼汤达到79幅,这套曼汤被认为是现存藏医药挂图中最完整的蓝本。曼汤的内容十分广泛,它利用挂图一目了然的优势,反映了藏医药学的起源、理论及实践的各个方面。它的目的就在于使研习者能够较容易地掌握《四部医典》及藏医学的全部内容。第司*桑吉嘉措主持制作“曼汤”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研习者掌握《四部医典》,掌握藏医药学的全部内容。藏医药挂图“曼汤”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有民族特色的特点,并且在藏医药的教育、研究等方面用重大价值。“曼汤”是我国古代传统医学体系中绝无仅有的医学教具,是藏医药体系中的稀世珍宝。[1]

曼汤的研究方向:

1、“曼汤”的沿革。

调查研究“曼汤”的起源、材料、发展历程等。

2、“曼汤”在藏医药体系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主要包括“曼汤”在藏医药教育,医疗方面起到的作用。“曼汤”在藏医药体系的传承发展过程起到的作用。

3、“曼汤”在当时世界医学体系中的先进性。

包括“曼汤”早期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调查研究。特别是“树喻”[2]、“人体解剖图谱”、“胚胎发育过程”、“人体脉道”这几个方面。

4、“曼汤”的现实价值四个方面。

“曼汤”在现在藏医药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近年的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