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会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应和会馆,为新加坡的客家氏族会馆之一。会馆地属欧南直落亚逸。初建于1882年,为新加坡首个客家组织。1905年至1971年间兼设有学校。

历史应和会馆建于1822年,为新加坡最早之氏族组织之一。在新加坡发展的早期,此会馆为直落亚逸最早的建筑物。直落亚逸亦为岛上最早华人定居的所在。

应和会馆初期是庙宇,服务源自嘉应一带的中国广东籍移民,创立人为刘润德等人。他们设想将会馆的功能由传统救济、协助的功能,进一步推展为连系新加坡及中国原乡的桥梁。会馆协助新抵的客家人觅得栖身及工作之所,并为逝世的会员举行葬礼。1905年开办新学校应新学校,提倡新教育,为当地华文教育之先河。

建筑应和会馆之建筑曾屡次改建,但始终未迁址。馆中最古老的手制品为乙块匾额成于1846年。一楼为会客室及管理处,后有神坛祭祀武神关帝。

1998年12月18日,会馆成为国家古迹之一。

参考National Heritage Board (2002),Singapore's 100 Historic Places, Archipelago Press, ISBN 981-4068-23-3 Preservation of Monuments Board,Know Our Monuments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