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道兴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6-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明弘治七年(1494),吏部尚书王恕之子王承裕在三原创办宏道书屋,弘治八年(1495)扩建为书院。其教学宗旨是明纲常之道,知能其之理,主要学习儒家知识,广泛涉猎典章制度。书院培养了马理、吕楠、秦伟、雒昂等有名人物。进入清代,宏道书院发展成为西北学界的一面旗帜,曾有"学风之盛,莫过三原"之誉。由于乡试定期在三原举办,陕西学政亦驻扎于此,故其学风蔚然成习,影响深远。清光绪末年,成为培养维新志士和革命人才的熔炉,井勿慕、宋向辰、李元鼎、徐朗西等皆出于此。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名宏道高等学堂,成为当时陕西传播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输出留学人才的有名高等学府,造就了于右任、李仪祉、吴宓、范紫东、张季鸾、张奚若、茹欲立等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