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洋

公司概况一、公司简介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作为中国广电行业最知名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主要从事广电专业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集成,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运维服务。成立20年来,中科大洋始终以前瞻的理念、领先的技术、独树一帜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引领中国广电不断前进。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大洋拥有众多案例和客户,业已成为中国广电视音频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科大洋现有员工近千人,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数十家办事处、代理商遍及全国各省,以“大洋国际”为核心的3家办事处和60多家代理商构成的海外销售网络也正在日益壮大;公司产品遍布全国,远销欧洲、东南亚、南美及中东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中国广电的领跑者,中科大洋拥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也均已通过“3C”“CE”认证,并已经成为SMPTE、MPEG和AVS会员。作为国家纳税A级企业、全国软件100强企业,公司长期以来一直承担着国家火炬计划等重要科技攻关项目,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其非线性网络技术和媒体资产管理技术在广电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技术创新奖项。
中科大洋的业务广泛,涵盖了广播电视行业采、编、制、播、存、管的全流程,产品包括“非线性编辑系统”、“图文制作播出系统”、“视频服务器系统”、“多画面监视控制器系统”、“广告串编系统”、“新闻网络系统”、“节目制作网络系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智能收录系统”、“数字化总控硬盘播出系统”以及“数字媒体内容管理平台”等。产品和服务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网络通信、政府机构、企业、医疗、教育等多种行业和机构。
从1989年至今,大洋基本上参与了广播电视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字幕机技术的普及、90年代中期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启用、到本世纪初“数字化、网络化”的全面应用,再到最新的作为中国广电核“芯”能量的RedBridge III高清板卡横空出世……每每在行业关键的转折时期,中科大洋都会谱写出“新技术推动市场”的精彩乐章。
在不断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中科大洋公司与Panasonic、Oracle、Cisco、Thomson、Matrox、IBM、AMD、Spectra Logic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未来,大洋还将继续秉承“自主、开放、创新”的经营理念,不断创新和进取,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二、公司理念:自主、开放、创新
三、公司宣传口号:中文:中科大洋 领先科技 远见未来
英文:Leading Edge Broadcast Solutions
四、公司发展定位:国际化、专业化
五、公司人才观:合作+能力+责任感
六、公司利益观:共同成长、共同成就
七、大洋人的奋斗目标:做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企业
八、大洋logo的含义:

作为公司LOGO,它不再是简单的图形,而是大洋的理念、大洋精神的高度浓缩。
它所代表的意义是:“前进的风帆、科学的翅膀、行业的旗帜”。
它所使用的色彩——蓝色,代表一种深远广博的色彩情感。
它诠释着全体大洋人的理想:“在全球市场上扬起这面民族工业的旗帜”。
发展历程1)1990年,大洋开发出我国第一台特技型彩色字幕机,成功应用于第11届亚运会,并承担了80%比赛项目的现场转播任务,一举打破了国外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为民族视频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992年,经过国家科委严格评审,大洋DY特技字幕机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成为我国字幕机行业首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产品。
3)1993年,国内第一块广播级图形字幕卡——大洋字幕金卡问世,标志着我国字幕机硬件设计达到板卡级水平。此后,大洋又自主研发出一系列硬件板卡,结束了国内视频行业板卡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并就此形成了自己的硬件产品线。
4)1995年,“大洋图像”完成股份制改造,更名为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此基础上,2000年11月,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隆重召开,大洋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了管理体制,为公司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风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5)1997年,在DY 2000广告串编系统的基础上,大洋发布了DY 3000多媒体非线性编辑系统,带动了中国视频行业从传统、单一的字幕产品向非线性编辑系统扩展,也标志着国产非线性编辑系统全面进入主流非编市场。DY 3000系列经过多年发展,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用户使用,成为我国非编产品中的经典之作。
6)1998年,大洋开发出全球第一套基于SAN技术的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河北电视台。该项目极大地推动了国内非线性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为全国电视行业随后普遍采用FC和以太网共存的双网结构方案奠定了基础。
7)1999年,借公司成立十周年契机,大洋成功举办首届DDMN“数字媒体网络技术研讨会”,该研讨会日后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品牌的、行业新技术交流和业内专家、学者新技术交流的平台。
8)1999年,大洋公司正式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0年,大洋通过了1994版ISO9001认证;2003年整体升级到2000版;大洋对质量控制的细则不断修订、补充和完善,进一步规范了质量管理体系,使大洋的产品质量一如既往的得到客户的信赖。
9)2001年 1月1日,凤凰卫视资讯台正式开播;大洋胜利完成了亚洲第一个集外电收集、新闻文稿编辑、字幕制作、新闻配音、新闻剪接制作、新闻播出一体化全数字非线性新闻网络系统的建造任务,为广电民族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10)2001年2月,大洋与福建台合作建成的新闻网项目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江泽民主席亲自为大洋公司总裁姚威先生颁奖。该项目是全球第一个运用双网结构、双压缩比概念的非线性电视新闻综合网络系统,其中用到的“双码率视频流制作电视节目的系统和方法”于2004年8月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
11)2002年,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四部委联合认定大洋公司为“年度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每年全国仅有100多家软件企业入选,大洋至今已连续7年获此殊荣。
12)2003年12月,大洋研发基地落成典礼隆重召开,公司总部入住大洋大厦;大厦建筑面积11029平米,规划三层,顶层建有员工活动室,总体布局现代、通透,自然融入在中关村软件园“绿色、人文”的和谐环境之中。
13)2005年春,大洋参与开发建设的国家音像资料馆项目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一等奖”、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双冠王,在媒资产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14)2005年4月,大洋与广州台共同完成“多网合一”项目,成为多网合一领域的第一个实际案例,并荣获广电总局06年度“科技创新一等奖”。
15)2006年夏,大洋中标中央电视台互联互通总集成——中央台全台节目交换缓存系统项目,该项目与同期的安徽台全台网项目共同构筑了大洋“第三代互联互通” 技术的完整架构。
16)2007年,大洋荣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这标志着大洋公司已在“信息系统集成领域”达到国内顶级水平。
17)2007年6月,大洋正式发布针对中低端用户的“ME”系列产品,同时建立了独立的销售团队和市场销售体系,大洋产品从此开始进军专业级市场。
18)2008年初,大洋中标“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工艺项目”一期工程中“播出(软件部分)”、“互联”、“审片”、“媒资”四大项目,大洋再次与央视携手奏响合作强音。
19)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大洋公司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募集善款和救援物资的活动,向灾区捐助了价值500余万元的现金和救灾设备,成为广电行业捐助金额最高的企业;延续了大洋一直以来胸怀天下、以拳拳爱心回报社会的公益善举。
20)2008年11月,第一款国产广播级高清视音频板卡——大洋RedBridgeⅢ高清板卡问世,该板卡以顶级的信号指标和无与伦比的高品质,一举填补了国产高清板卡领域的空白。
To be continue……
人才理念这里有——
7000多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3亿元的资产,近千名快乐的员工;
中关村软件园内窗明几净的大洋大厦,温暖而充满激情的企业文化;
由北京总公司,数十家办事处、代理商组成的庞大国内销售网络;
以“大洋国际”为核心的3家办事处和60多家代理商构成的海外销售网络;
Panasonic、Sony、Oracle、Cisco、Thomson、Matrox、IBM、Spectra Logic等众多亲密的合作伙伴;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节目制作业务系统、国家音像资料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项目、解放军电视大楼视音频网络系
统项目等浇铸的辉煌成就;
品质卓越的电视台全线产品;
百余位资深的研发精英;
众多的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奖杯;
……
还有——
“做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企业”的志气与勇气!
无论是苦读寒窗的学子,还是从业多年的精英,大洋向每一位心怀梦想的人伸出双手,让我们共同成长,放飞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