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彩陶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黑彩陶器(希腊语: 'μελανόμορφα,melanomorpha)是古希腊陶器,在红底色上绘画黑色的轮廓。原产于公元前7世纪早期的科林斯,一个世代之后,传至阿提卡。斯巴达、雅典和希腊的东部地区,也有黑彩陶器.

黑彩陶器蓬勃发展,直到公元前530年,才被红彩陶器取代,不过也有发现在这年之后才制造的黑彩陶器。

制造过程雅典的花瓶由富含铁的白色粘土制造,烧后会变成红橙色;科林斯的则是奶油白色。图案的轮廓会先在花瓶勾画出,然后填上用精制粘土制成的涂料。细节会用雕刻工具刻在花瓶上,穿过涂料直达粘土层。然后花瓶会放进约摄氏800度的窑内烧,氧化作用使花瓶变成红橙色。然后,窑的通风口会封闭,温度会升高至约摄氏950度,新加进窑的木材会除去氧气,这时,花瓶会变成黑色。最后阶段,窑的通风口重开,让氧气进入窑。由于重新氧化,花瓶会变回红橙色,而图案仍然保持黑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