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坤
王如坤 (笔名铁铮、天潮)男,汉族,1950年生,江苏邳州市人。大专文化,现任中学一级教师,邓州市教研室中学语文兼职教研员,邳州市校园文学协会副会长,邳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被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中国教育写作协会、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全国语文版书研究会全国农村语文数学研究会和中华硬笔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和研究员。1970年从教,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中,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和实践,在差生教育上探索实践了“严、爱、抚、诱、导”的情感导教法。在教学上探索实践“实(知识)、活(教法)、讲(师生共讲)、读(三读)、悟(思考领悟)、练(多写多练)”的六字教学法,使学生“读说写思能”方面得到全方位发展。成绩显著,其优秀教案(全册)三次被评为徐州市三等和二等奖,并被推广和采用。他组织的“黄石文学社”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社团,学生作品发表百篇以上,10多次荣获市以上作文辅导奖,10多次荣获全国作文大赛辅导奖、园丁奖。他3次被邀出席在北戴河·桃花源举行颁奖大会和夏令营辅导员。并5次被市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德育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获全国奖20余次,共写教育教学论文10万余字,分别被《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学研究》《中学生写作》《徐州教育科研》等10多家刊报采用。另有《语文教学中教师美育主导作用》《中学生写作心理探折》等10多篇论文被载入《全国语文教学研究新成果大全》和《优秀论文集》中,参编教育教学及知识性书籍多种。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园丁,也是一位学者,是教育战线上的多面手,硬笔书法、绘画多次获市优秀奖、二等奖。文学创作作品8万余字,6篇中篇报告文学被人民出版社编辑的大型报告文学丛书《历史的使命》采用,有20多篇作品被《中国电力报》《扬子晚报》《中国农村电气化》《徐州日报》采用,并有多篇获优秀奖。因此他被10多家报刊特聘为 员、特邀记者及编委。他的成绩是用汗水浇灌和培植起来的,正如中国演讲家、教育艺术家李燕杰先生给他的题词所云“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其业绩先后被编入《教坛名师传》《中国中学骨干教师辞典》《中国语文名师传》《中华当代名人辞典》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