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山脉
调和山脉(harmonic mountains)原指大致互相平行走向东西的山脉,后又包括走向南北的山脉。前者如中国境内的阴山、天山、秦岭、昆仑和南岭等山脉,后者如贺兰、山西、滇西、川滇、川黔、湘桂的褶皱山脉。这两类山脉的成生,前者可以用某种带调和函数说明,后者可以用某种纵调和函数来论证,因此称为调和山脉。早先,以研究潮汐著名的力学家达尔文曾从理论方面论及地壳表面的调和山脉,但当时并未指出协调山脉的实际存在;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学者李四光对具有全球性的强大东西山脉(东西构造带)的分布提出看法;到50年代末又指出中国及世界各地南北山脉(南北构造带)的存在。国外斯托代斯、卡特尔菲尔特、沃洛诺夫、埃根松等学者主要根据地球自转的影响,以二级调和函数为基础,各自提出了新的论证。地质力学指出,既然东西构造带的产生可以用高级带调和函数来论证,那么就可用纵调和函数来论证南北向构造带的存在。调和山脉的存在,表明它们的形成与地球自转有内在联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