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干革命,就要无私奉献,没工资咱干,等到革命成功了,有工资发了,咱不能享受,回家种田去!”这话是半个世纪前,北白象镇车岙村老党员蔡凤笙对儿子蔡昌永说的。虽然现在父子俩都已不在人世了,但当地村民仍津津乐道。

5月14日,蔡凤笙的孙子蔡安道给记者讲述了他爷爷的故事。

蔡凤笙1927年入党,是车岙村最早的两名党员之一。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知道,蔡凤笙为人正直,做事我行我素,择善而固执。

蔡凤笙平日穿长衫、戴八角帽(一般是有钱又有知识的人才这么打扮),谁也想不到他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直到1938年,他的儿子蔡昌永才有所察觉。那天凌晨,蔡凤笙外出去参加一个会议时,被国民党士兵发现,腿部被流弹所伤。当天,蔡凤笙让已10多岁的儿子蔡昌永去抓药,蔡凤笙再三吩咐儿子: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父亲的腿被鞭炮炸伤了。直到此时,蔡昌永才隐隐约约觉得父亲可能是一名地下共产党员。

1949年,蔡凤笙病重,临终前,他告诉家人,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因怕家人担惊受怕,所以一直隐瞒。蔡凤笙告诉儿子,只有共产党才能救穷苦人民,让儿子也去参加革命,但反复叮嘱:干革命不能为名为利,一定要无私奉献。如果有一天革命胜利了,共产党给干部发工资了,你就不要再干下去了,就回家种田吧。

蔡昌永牢记父亲遗嘱。当年,他参加革命入了党。1950年,他担任万家乡副乡长。几个月后,共产党干部就有工资发了。当有些人正为工资的多少、级别的高低争个不停时,蔡昌永却坚决辞职,他说父亲有遗训:干革命,没工资咱干,有工资咱回家种田去。

此后,蔡昌永一直默默无闻在家种田。1984年,蔡昌永在杭州工作的舅舅告诉他,现在有政策,像蔡昌永这种情况的老党员来乡里填写一张表格后,以后每月有一笔退休工资可领。蔡昌永没去。后来万家乡政府也通知他,说可以落实政策,让他来乡里填写有关表格后就有待遇了,但蔡昌永还是婉言谢绝了。他牢记父亲遗训:只为共产党无偿做事,绝不贪图功名利禄!

蔡昌永清贫过一生,直到2000年病亡,他从没向组织要过一分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