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陈建生 男,汉族,1938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1993年3月加入农工,1963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毕业(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1957.07-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1963.09-1978.11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实习员;1978.11-1982.06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助理研究员(其间:1979年~1980年在英澳天文台 访问);1982.06-1986.06 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1982年~1983年在欧洲南方天文台访问),1986.06-1997.11 中科院北京任博士生导师,天文台研究员(其间:1991.1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中科院院士);1997.11-2001.09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科院数理学部副主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2001.09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主委,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北京天体物理中心主任。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兼任: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等,国家评审组专家,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际天文学会第9、第28委员会组委,美国《Fundalmental of Cosmic Physics》学报编委,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人事部博士后,专家组成员,中科院学位委员。主要研究领域: 类星体巡天、类星体吸收线、 星系际介质、星系物理、施密特CCD测光及大视场、大尺度、大样本天文学,现领导BATC(北京—亚利桑那 —台湾—康奈狄克)CCD多色巡天计划。现主持“九五”中科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及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会、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为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德议会友好小组成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

2、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男,汉族,195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在读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82年1月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分配到鹤壁矿务局工作,历任工程师、计划科科长、副矿长、矿长。

1995年6月任鹤壁矿务局副局长。

1997年11月任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1999年12月任郑州煤炭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04、01月任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河南省煤炭行业协会副会长。

2004年6月17日,在河南国际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举为河南国际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

2008年年底,任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主要事迹:

在从事煤炭工业工作中,1992年12月,参与完成《新高普采在鹤壁矿区的推广应用》,或河南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4月主持完成的《鹤壁矿区煤巷掘进机械化作业线》,获河南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或参与完善的《煤炭生产矿井质量经营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煤炭价格宏观策略研究》等多项成果,分别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主编出版有《证券投资》专著,发表有《郑州矿区谁还与防治技术》、《返流注浆隐伏陷落柱突水技术》等学术论文。1993年12月,被评为鹤壁市"十大杰出青年";1996年3月在国家实施的"百千万人才工程"中被列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被煤炭工业部授予"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称号;2000年12月,被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科技厅等5个单位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新闻人物;后被河南省委、省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平煤集团公司曾先后荣获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AAA”级最佳企业形象、煤炭行业质量信得过单位、全国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和称号。在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第222位,在中国煤炭行业中位居第8位,在河南省工业企业百强中位居第4位;

3、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男,1955年11月出生,汉族,江苏泗阳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0年获得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获得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和1999年两次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得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1996年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进入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

2004年11月在英国《自然》杂志432卷(NATURE)上发表了“地下水维系沙丘景观”的论文,指出沙丘的稳定依靠的是地下水,高大沙山的成因不但与风的作用有关,而且还与水有关,巴丹吉林与腾格里沙漠的形成与地下水关系密切,沙漠消耗掉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此文引起了沙漠学者的高度重视。

研究方向

1、岩土渗透破坏理论与地质灾害的防治;

2、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与同位素水文学研究;

3、土工试验探测方法研究与信息处理技术。

4、同位素水文学

获奖荣誉

1.广义稀释法及非汛期堤坝渗漏示踪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河海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

2.坝基渗流场探测中多含水层稳定流混合井流理论与综合示踪法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

3.同位素及天然示踪法探测坝基渗流场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主持),1994年;

4.LNW-50C智能中子水分计研制,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1993年;

5.高灵敏度CaSO4:Tm-Tefion热释光片,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1991年;6.单井同位素示踪地下水流向流速仪,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主持),1989年;

7.单井同位素示踪地下水流向流速仪,江苏省度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主持),1987年

专 利

1. 发明专利:单井同位素示踪法测地下水流速流向装置,(第一完成人),1989,专利批准号:85107160.0

2. 发明专利:电离室同位素示踪单井中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的装置,(第一完成人),1989,专利批准号:86104175.5

3. 发明专利:单孔中测定渗透流速广义示踪稀释方法,(第一完成人),2001,专利批准号:ZL 01 1 34156.4

4、福建省建阳商业学校校长男,1956年1月出生,福建人。高级讲师。中共党员。毕业于福建教育学院。现任福建省建阳商业学校校长。主要业绩:他自担任福建省建阳商校校长后,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使原来是一个不完全合格的学校跃上省级文明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规模由原来的在校生520多人发展到在校生1500多人。并设专业12个。办学渠道不断拓宽,办学形式多样,在办好普通中专的同时,举办职业中专班、大专证书班、大、中专自考辅导班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在全省商校五项技能竞赛中,连续两届夺冠,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中专生就业十分困难的形势下,每年毕业生推荐就业率达80%以上。积极推进民主制度建设,挂"校长信箱",举行"校长接待日"。在全市中专校中率先实施"温暖工程",提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在领导岗位上仍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带头教改教研,先后发表和交流论文12篇,参编或主编教材、教参8本。曾获福建省商业大中专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校长"、南平市劳动模范、南平市"教育之星"、福建省人事厅、贸易厅授予的"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先进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福建日报、闽北日报上刊登。

5、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1953年7月 25日生,江苏省经济信息中心综合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

6、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高级教师,副校长,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安徽省庐江市中学化学学会副会长。

7.长沙理工大学教授男,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出生,湖南财经学院硕士毕业,教授,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湖南省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语言学会理事,湖南省翻译协会理事,湖南省社科基金评委,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已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其中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外语电化教学》等外语类核心期刊上二十多篇,被上海《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转论文两篇,获奖论文多篇。出版书籍十六本,《财经英语教程》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材,《英语词汇研究史纲》在国内颇有代表性。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四个,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六个,其中一个获优秀项目奖。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一次,校优秀教师两次,校科研积极分子三次,校优秀共产党员一次。

8.咸阳市画院画家号听雨斋主人、十年戎马人。1962年生于陕西武功,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在部队和地方从事美术、绘画创作二十余年,中国画用功最勤,追求中国传统文化历深。师承“长安画派”诸名家,继承“长安画派”优良传统。作品风格独特,用笔放逸,又有秦人朴厚之风。其黄土气息、生活气息浓,画路宽,个性极强。花鸟、山水、人物皆工,尤善画西北风情。 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军美展、全国大型(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美术、书画展和国际大展,并多次获奖;在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诸国举办个人展和参加展览。作品多被国家有关部门、美术馆、院校、个人以及东南亚诸国个人、团体收藏。个人简介和作品被几十部《美术家词典》、《美术家年鉴》,《陕西美术名家》以及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优秀作品集》等辞集和网络收编。国内外多家报刊、电视台作过专题报道。出版有大型画册《太阳集》(合编)、《陈建生中国画》、《陈建生中国画集》等画集。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省山水画协会会员、陕西省工笔画画院副院长、新疆天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陕西青年实力派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咸阳市美协理事、咸阳市画院画家等职。

9.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54年12月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新型肥料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广东省土壤学会理事。一直从事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等科研项目26项,发表论文35篇。主持研究的“一种控释型水稻专用掺混肥的制造和施用方法”、“一种叶类蔬菜控释肥的制造和施用方法”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获奖科研成果5项,其中“广东省主要作物专用BB肥的研制与开发”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3年被评为省农科院“十佳”青年,2003年被评为全国星火计划先进工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