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1.中共辽宁省抚顺市委书记刘强,男,1964年2月生,辽宁法库人,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199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抚顺乙烯化工厂乙烯车间操作员、值班长、技术员、值班主任、生产技术处副处长,抚顺石化公司科技处副处长,石油三厂厂长助理、副厂长,抚顺乙烯化工有限公司副经理、经理,抚顺石化公司副经理、党委委员,中油抚顺石化公司副经理、副总经理、党委委员。
1999年中油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2年3月任中共抚顺市委常委、中油抚顺石化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
2004年3月任中共抚顺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
2005年1月任中共抚顺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2008年2月任抚顺市委书记。现为全国最年轻的市委书记。
党的十六大代表。第十三、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
辽宁省人大代表。
2002年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
2.京剧演员刘强 男 河北唐山人 自幼考入中国戏曲学校,从李长春学铜锤花脸,打下坚实基础。1999年毕业后,入天津市戏曲学校进修班,2006年转为河北省京剧院,任演员。在此期间又得吴钰璋的教益,并得李长春的喜爱,收为入室弟子,后又向师哥康万生问艺
艺术特色刘强的嗓音洪亮高亢、气力充沛、行腔委婉细腻、韵味醇厚,颇具方荣翔之神韵,是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青年花脸演员
擅演剧目有:《铡美案》、《锁五龙》、《探阴山》、《遇皇后·打龙袍》等。常演剧目有《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连环套》、《姚期》、《牧虎关》、《赤桑镇》等。


活动年表2003年1月2日,农历壬午年十一月三十日,19时30分:长安大戏院2003年1月2日演出
2004年1月21日,农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
2004年6月15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廿八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庆典第六天
2005年12月30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三十日,19时45分:怀仁堂2006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
2006年5月9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二日,晚:2006年香港“京剧群英会”演出第一场
2006年5月10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三日,晚:2006年香港“京剧群英会”演出第二场
2006年5月11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十四日,晚:2006年香港“京剧群英会”演出第三场
2008年11月15日,农历戊子年十月十八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1月15日演出
3.《星特公司》副总经理一九六二年出生,影视、话剧、影视后期配音演员。曾任长春话剧院演出团团长,吉林电视台栏目特邀主持人,现任《星特公司》副总经理、导演。他参加制作过的影视作品很多,曾在电视连续剧《康梁变法》中饰演梁启超等,译制片由他执导的作品,获奖的也很多。他艺术功底扎实、戏路宽,在影视配音方面有相当的造诣。电视连续剧《弘一大师》的旁白,译制片《阳光下的罪恶》大侦探波罗的配音,都以他那宽厚亮丽的语言风格,适情、适度的语言艺术处理,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
4.解放军原舟嵊要塞区后勤部部长(1916-2004)中国人民解放军原舟嵊要塞区后勤部部长(副军职待遇)。山西省蒲县人,1936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文书、指导员、股长、科长、处长,副师长,舟嵊要塞区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因病于2004年11月1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
5.雅昌艺术网博客频道编辑男,1983年生于吉林省;2006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同年10月进入北京雅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任雅昌艺术网博客频道编辑。后任雅昌艺术网社区部主管,主持开发“A-Zone艺客空间”及“雅昌雕塑网”;荣获雅昌企业集团2007年度人物奖、年度优秀主管奖;2008年3月进入北京艾特因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创建艺术国际网站,现任网站互动社区项目负责人、北京艾特因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6.河南省邓州市副市长男,汉族,1957年12月出生,大专文化,一级警督,现任南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党组书记、局长,邓州市第十届党代表、市委委员,邓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南阳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近年来,刘强同志连续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控申工作先进个人、南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南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邓州市抗击“非典”工作先进个人,两次荣获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7.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出生年月:1956年 籍贯:上海
上海市原水股份有限公司 职位:董事长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现任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任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男,1970年生,经济学博士。
1988年~1993年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纤维材料系;
1993年~1996年工作于河北保定天鹅化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1999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与管理系,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2000年工作于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2004年工作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01~2004年在职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作至今。
主要研究领域:
宏观经济、能源、资源与环境、产业组织与战略经济学、三农问题等。
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最优产业结构研究
中国石油安全研究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
中国循环经济战略——优先领域与政策体系
经济增长与环境
美洲自由贸易区成立对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农村金融调查研究
山西省朔州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研究
虎跳峡水电站建设对云南省经济的影响研究
华远公司发展经验与教训研究
主要作品:
两年来共在各类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8篇,合作发表译著1部,合作发表著作1部。
《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模型研究》,发表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中国拉丁美洲石油合作探讨》,发表于《拉丁美洲研究》2005年第1期。
《石油供应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增长的瓶颈吗?》,发表于《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12期。
《高油价对于世界和中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于《北大商业评论》2005年第3期。
《美洲自由贸易区成立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发表于《北大商业评论》2005年第5期。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规律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发表于《油气资源》2004年第11期。
《谁喜欢50美元一桶的石油》,发表于《油气资源》2005年第8期。
“China tras el Petroleo de America Latin”, Melenio (墨西哥)2005 (3).
《中国的崛起——威胁还是机遇》,山西经济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中国农村金融研究——理论探讨与实地调查》,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出版。
9.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男,学科教授,1962年1月出生。1984年7月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12月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曾长期担任《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磁性物理》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主持重点科技项目研究十余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10.沈阳化工学院副教授男 1962.12. 8生 中共党员 硕士学位 在职博士 副教授
现任沈阳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金工教研室主任。
专业研究方向:材料加工
1988年2月毕业于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2月至1996年10月 在沈阳冶炼厂铜材加工厂工作 历任技术科科长、车间副主任、副厂长。时任沈阳市青年科技专家联合会会员、沈阳冶炼厂科协委员、加工学科带头人。
其间多次被评为沈阳冶炼厂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中共沈阳市冶金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沈阳冶炼厂十佳青年。其成果曾获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四等奖、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优秀新产品“金鹰奖”二等奖。生产中数次解决国内外关键技术难题,于1989年12月破格晋升工程师、1993年11月破格晋升高级工程师。199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入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1996年10月调入化院任教,转评为副教授,骨干教师。主要讲授课程有:《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教改项目“《化工机械制造工艺》课改革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 2001年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沈阳化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11.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硕导男,汉族,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大连工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副研究员。长期从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具有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承接、设计、实施大型复杂信息系统工程,涉及石油、银行、商业、医院、民航、电力及工业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各个层次,创造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2.广告拍摄美术设计者1975年生人,籍贯山西。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本科学历。长期从事影视,广告拍摄的美术设计工作。
主要电影作品:
《三峡好人》 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美术
《赖小子》 获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 美术
《完美生活》 美术
《口香糖》 美术
13. 海南热带动植物生态学实验室主任男,1965年4月生,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学士,植物生理学硕士,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林学与管理硕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所植物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生物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英国威尔士大学(班戈尔分校)农林学院访问教授,海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海南热带动植物生态学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海南植物、林业资源和植物生态学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系统功能动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989937)子课题“热带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对全球变暖的响应”,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2-407)子课题“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界面反应过程及其机理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规划》项目“海南岛砖红壤中稀土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对砖红壤肥力的影响”,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409)“半边莲组织细胞培养及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30002)“海南滨海钛锆砂矿开采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海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Hjkj200217)“海岸青皮林与木麻黄林生物地球化学比较研究”,英国皇家学会资助项目“Plant species impacts on C and nutrient dynamics in tropical forest restoration”,日本生命志研究馆项目:“海南岛的榕树植物与榕小蜂的分子系统与进化”共计10余项,参与项目20余项,在英国参与欧盟项目“TWIRLS(Treating Waste for Restoring Land Sustainability)”。在Journal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and Health,Journal of Rare Earths,生态学报,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计发表论文70余篇,SCI,EI,ISTP已收录论文8篇;参与撰写学术专著2部《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专业报告集》,《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海南岛砖红壤中稀土元素的生态农业地球化学研究”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海南岛滨海钛锆砂矿开采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第一完成人)和“南渡江水质评估”(第二完成人)分别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被评为“八五”期间海南省十大科技成就(参与),“海南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及开发实验”1998年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获得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两年期)1项,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一年期)1项。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现担任海南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被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聘请为《新牛津词典(英汉双解版)》生物学词条的唯一专业审核人。

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博士,1953.1,教授,植物营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为湖南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生理学,施肥原理与技术.
14.主要研究内容:
1.饲料稻与食用稻在C,N代谢上的差异,栽培技术对水稻C,N代谢的调控及产量,蛋白质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调节剂对水稻,玉米C,N代谢的调控.
3.蔬菜化肥,农药等污染的生态控制技术.
主要论著目录:
1.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对糙米蛋白质积累影响的初探.第1作者.土壤学报,2000,37(4):529-535
2.喷施双酸肥对水稻代谢机能及产量影响初探.第1作者.中国农业科学,1998,31(5):13-18
3.几个水稻品种碳素代谢特征的比较.第1作者.中国水稻科学,1998,12(增):29-33
4.喷施双酸肥对水稻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第1作者.中国水稻科学,1998,12(增):63-69
5.试验研究及统计分析.副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8
6.回归设计及多元统计分析.副主编.广西科技出版社,2003.9.
学术成果:
1.高蛋白饲料稻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主持,获2002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及应用理论研究.主持,于2003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15.湖北石油分公司总经理助理湖北丹江口人,汉族,1963年12月出生,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入党,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石化武汉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5年8月至1989年5月任竹山县麻家渡副镇长、镇长;
1989年5月至1999年6月历任共青团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实业部副部长、青工部部长、团省委常委;1999年6月至2000年9月在湖北省石油公司挂职锻炼,任总经理助理;
2000年9月正式调入湖北石油分公司,任总经理助理。
16.原长沙市高新区隆平科技园工委书记男,1985年7月从湖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1985年12月,任长沙市郊区洞井乡党委副书记。
1996年04月,任长沙市郊区城建开发公司经理、雨花区城建开发公司经理兼红色渔场党委书记、场长。
1997年09月,任长沙市芙蓉区政府区长助理、副区长、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2004年03月,起任长沙市芙蓉区区委副书记、长沙市高新区隆平科技园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2005年06月,被依法逮捕。
17.《文艺窗》杂志主编笔名: 宇父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38
民族: 汉族
湖南隆回人。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54年参加解放军,历任《株洲日报》记者、编辑,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株洲市轮胎厂工会主席,株洲市文联副主席,《文艺窗》杂志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孽变》,散文集《走山走水》,诗论集《诗的灵性》、《孔孚论》等。《蓼蓝草》获湖南省共产党人颂征文创作奖,《现实,诗的宇宙》获世界首届华文诗歌奖。
18.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南京大学生物系学士、美国伊利诺大学 细胞免疫学理学博士、美国伊利诺大学临床医学 医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细胞生物学博士后、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后赴美于公立名校伊利诺大学师从药理学家Jeffery博士攻读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天然植物单体的生化抗癌研究。1992年师从免疫生理学家、国际神经免疫学会主席Kelley博士,从事生长因子在造血细胞中传导信号、抑制凋亡及推动细胞周期中作用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前沿性成果,于1997年获得免疫学博士(PH.D)。其间,在PNAS, MCB, J. Immun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篇,累计被引用563次。于2000年在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获得临床医学博士(M.D.)。曾在美国著名癌症中心参与临床血液肿瘤(M. 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及肿瘤疫苗(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方面的研究。2000年至2003年在著名纽约西奈山医学中心(The Mount Sinai Medical Center)担任住院医师。2003年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Harvard Medical School)从事致癌基因的研究,在此期间,致力于Aurora-A致癌机制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并获得美国国家卫生健康研究院(NIH)研究Aurora-A在细胞周期性分裂中作用的资助 (项目 5F32GM071101; 0,432, 2003-2005)。与三维细胞培养模型的创建者、哈佛大学细胞生物学系主任Dr. Joan Brugge合作,构建了模拟体内肿瘤形成的乳腺永生细胞MCF10A癌变的三维系统。2006年回国任教,先后在PNAS, Cancer Research等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9.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男 1957年出生于重庆市,1982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动力工程系,分配到广州造船厂工作。1986年6月至今在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任教。承担“机械制图”、“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材料”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1988年评为讲师,1996年评为副教授。
20.长安大学研究生部教授男,1954年生,汉族,陕西宝鸡人,教授,哲学硕士。
研究领域或方向
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科技政策与管理》等。
学术及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生产力哲学论》、《中国西北乡镇企业的现状与未来》(主编)、《乡镇企业学概论》(主编)、《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研究》(副主编)等。论文主要有《论知性》《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人为本——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生产力发展规律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反思》《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中的四大问题》《张载与韩国南冥之气论比较研究》等40余篇。近年来主持研究的课题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留学归国人员在陕创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小企业管理哲学及应用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等。成果获省级二等奖2项,校级一等奖3项。
21.重庆师大教育学硕士男,1991年至1995年重庆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学习,1996至2000年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第二学历专业在职学习,2003年至2006年重庆师大在职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方向)研究生学习,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1997年,为学校建立了NOVELL—NETWARE4.11的无盘计算机教学网,使学校计算机教学由单机走向网络。1999年下半年,为学校组建了WINDOWSNT4.0的无盘WIN95网络,使学校计算机教学由DOS过渡到WINDOWS。2000年下半年,通过采用WINDOWS2000的终端服务方式,让学校大量的486电脑运行WIN2000,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主要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合。
22.第四军医大学校直所专家门诊 主任刘强,第四军医大学校直所专家门诊微创妇科主任,妇产科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MBA)、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华医

学会广州分会全科学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广州市白云区2003年产科质量督导专家组成员、杭州萧山首届妇科微创论坛手术演示组组长、北京天伦优生优育研究所研究员。曾先后在妇科、产科门诊部及住院部、腔镜科、计划生育科等从事临床工作,并早在1989年即开始应用德国光学宫腔镜探查宫腔内病变。历任妇产科主任、院长助理、业务院长等职。2004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全科学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曾发表21篇国家级学术论文,多次参加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及国际妇产科学术会议,并有9篇论著和1篇综述发表于专业书刊。曾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妇科陈春林教授同台实施“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外科伍冀湘院长、妇科李斌教授同台手术完成了“腹腔镜辅助下回肠段移植人工阴道成形术”,在“杭州萧山首届妇科微创论坛”会议期间,与国内著名妇科腔镜专家、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李光仪教授同台进行腔镜手术演示。并多次在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播出《微创手术探秘》等手术现场节目。
腔镜微创手术的改进:
一、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患者术后最快63天就已被确诊为宫内妊娠。此术式视频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中国妇产科网”采用,并首次在专业网站上转播。
二、将男性不育的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改进为“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Palomo术”, 手术时间单侧平均8min,双侧平均18min,平均住院时间1.5d。此术式的优点:术中无出血、手术时间更短、操作更加简便,无需特殊器械,也无需钛夹,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三、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妇科悬吊式腹腔镜(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并为“全内脏移位”的子宫肌瘤患者剔除巨大子宫肌瘤。
四、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取得满意疗效。
主要擅长:
一、宫、腹腔镜的临床应用:宫腔镜子宫粘膜下肌瘤、息肉、子宫纵隔、子宫内膜等宫腔镜电切术(TCRM、TCRE etc.),宫腔镜下输卵管导丝疏通术等;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腹腔镜子宫全、次切术(LTH、LAVH、LSH),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腹腔镜阴道成形术,腹腔镜输卵管吻合术,卵巢肿瘤剔除术及不孕症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等。
二、腹腔镜外科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及胆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腹腔镜疝修补术(Mesh法)、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阑尾切除术等。
三、妇科整形手术:可熟练的施行处女膜修补术、阴道紧缩术(可实施去除或保留阴道粘膜两种手术方法),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小阴唇整形术及阴蒂整形术等。
四、其它妇产科手术:Leep刀宫颈锥切、BBT自凝刀的应用以及经腹各种方式的子宫全、次切除术,腹膜外子宫切除术及阴式子宫切除术等。各种剖宫产手术、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及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术等。1992年开始将我院开展二十余年的腹膜外剖宫产术改进为“改良Pfannenstiel’s切口(美容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手术时间平均25分钟,最快18分钟,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1、论著《腹腔镜、宫腔镜及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发表于《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 年第3 卷第7 期596页。本文也入选“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妇科内镜学组暨微创技术学术会议”,并收入论文汇编第127页。
2、论著《2例腹腔镜下回肠代阴道术后肠液分泌的观察及护理》发表于《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10月第41卷第10期906页。
3、论著《腹腔镜术中间接电容耦合6例报告》发表于《中国内镜杂志》2008年第14卷第5期559页。
4、论著《妊娠合并盆腔包块分娩方式的选择及探讨》发表于《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2年第4卷第16期74页。
5、综述《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妇产科临床的合理应用》发表于《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1997年第六卷305页。
6、论著《子痫及其并发症处理的现代评价》发表于《现代妇产科理论与临床》(四川科技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332页)
入选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的部分学术论文:
1、《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y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Past Abdominal Operation》入选第十届国际妇科腔镜学术会议并收入论文汇编第150页。
2、《腹腔镜下两种子宫切除术式比较及改进》入选“首届中—澳-亚太地区微创妇科论坛学术会”并大会交流,收入论文汇编第111页。
3、《现代医院管理中的医患关系透视》入选“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并大会交流,收入论文汇编第20页。
4、《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的选择及疗效评价》入选《中华妇产科杂志》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妇产科学新进展学术会议”并收入论文汇编。
5、《改良Pfannenstiel’s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及其护理》入选《中华护理学会》主办的“全国97护理学术交流会”并收入汇编。
6、《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于妇产科的指征分析》入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主办的“全国妇产科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并收入汇编。
7、《新生儿窒息与产前产时因素的探讨》入选《中华妇产科杂志》主办的“全国妇产科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专题学术研讨会”并收入汇编。
8、《超声引导射频(RF)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于2005年8月6日发表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及北京协和医院主办的“中国妇产科网”上。
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
1963年3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北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1983年在中南矿冶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在北航学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1998年公派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机械工程系留学。兼任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及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产工程学会、航空工艺学会等学会理事和《中国机械工程》、《现代制造工程》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曾在法国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INRIA)、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ASM Pacific Technology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运动系统设计与控制、数控加工动力学仿真优化与虚拟加工、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及校企合作开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机械工程学报》50周年优秀论文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获台湾长谷奖教金、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教育成果奖;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2项。主讲本科生“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生“机电系统建模、辨识与控制”、“动力学系统建模与控制”等课程。
24.《明师导学》丛书总主编《明师导学》丛书总主编,北京美澳学院教育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助学读物十大策划人之一。1984年开始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后在北京大学英语系深造。1994年起主编《中学英语学习指导》丛书,又北京大学出版社、外文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刘强老师1995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播讲《中学英语学习指导》广播讲座,1996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主持播讲《北京名师导学》英语学科的电视讲座。近几年成功策划了《1+1轻巧夺冠》、《北京明师导学》(修订版)、《九州英才卷中卷》、中学生英语工具书》等一系列教辅用书,受到全国各地师生的喜爱。
25.2006年度感动株洲十大人物大专文化。2006年2月出版《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同年5月28~6月4日中央电视台10台《子午书简》播出了该书。2007年2月出版《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之二——就这样轻松过高三》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株洲十大人物。
26.苏州大学教授男,1963年6月生,江苏人,副教授。
1984年苏州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
1989年8月苏州医学院病理学专业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3-2000年中二度赴日本福冈大学学习,并获论文博士学位。
现为我校病理学专业硕导。
研究方向:淋巴造血系统病理。主要论著:MDR-1基因和P糖蛋白在复发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的高表达。
27.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男,1959年1月出生。副教授。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篮球专项。教龄22年。承担过基础体育、篮球、游泳课程。曾任校男子篮球队教练,多次带队参加省、市大学生篮球比赛,成绩优异。曾获校优秀教师奖、贝尔教学奖。
28.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1967~ )字克韧。壮族。广西柳州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青少年书法家协会徐州分会理事,中国神州艺友会理事。书法作品曾入选北京国际现代书法展,澳门中国当代书画家作品展,香港中国青少年书法精品赴港展览。有作品在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作品大展中获二等奖,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国际现代书法评选中获优秀奖,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中获二等奖,在第一届全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大展中获铜奖。作品及传略收入《国际现代书法集》、《国际当代书法篆刻大观》、《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墨迹》、《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精品集》、《中日硬笔书法家大辞典》、《中国硬笔书法鉴赏辞典》、《中国硬笔书法家名人辞典》、《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名家作品大观》、《硬笔书法家精品大全》。
29.历史人物(东汉)刘疆(25年-58年),东汉光武帝嫡长子,初立为太子,后改封为东海王,谥号东海恭王,于43年-58年在位。
东汉建武二年(26年),其母郭圣通被立为皇后,刘疆为皇太子。建武十七年(41年)郭皇后被废,刘疆心中不安,请求光武帝改封他为藩王。光武帝最初不忍心这样做,终于在建武十九年(43年)六月封刘疆为东海王,建武二十八年(52年)就国。因为刘疆不是因过错而被废,去就有礼,所以光武帝特别加大封地,“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刘疆于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五月病逝,终年三十四岁。
30.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1930— )辽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第二医学院组胚专业(研究生)。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组助教。历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讲师、副教授、教授。发表论文有《细胞连接》等多篇。合著有《组织学》、《男性学基础》。
31.长安大学教授男,1954年生,汉族,陕西宝鸡人,教授,哲学硕士。
研究领域或方向
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要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科技政策与管理》等。
学术及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生产力哲学论》
《中国西北乡镇企业的现状与未来》(主编)
《乡镇企业学概论》(主编)
《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研究》(副主编)等。
论文主要有《论知性》《论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人为本——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生产力发展规律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反思》《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中的四大问题》《张载与韩国南冥之气论比较研究》等40余篇。近年来主持研究的课题有: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留学归国人员在陕创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小企业管理哲学及应用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等。成果获省级二等奖2项,校级一等奖3项。
32.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区委书记

男,1962年12月生,重庆巴南人,1984年 6月参加工作, 1984年 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经济师,
学习简历
1984年09月入重庆科技进修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习,
1994年09月至1996年12月,在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习,
1995年03月至1995年04月,在四川省委第二党校中青班学习,
1997年09月至2000年07月,在重庆市委党校法律专业研究生学习,
2003年03月至2005年07月,在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及在读硕士研究生;
2003年03月至2003年07月,在中央党校进修学习,
任职简历
1983年11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南泉乡工业公司(企办)副经理,
1984年06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南泉乡副乡长,
1986年07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南泉镇历任企业科副科长、镇党委委员、镇城乡建设办主任,
1989年12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建胜镇(乡)党委委员、行政办公室主任,
1992年01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建胜镇(乡)党委、副镇(乡)长,
1993年01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建胜镇(乡)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4年07月至1994年10月,在南京市栖霞区挂职锻炼任区长助理),
1994年12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5年06月,任四川省重庆市九龙坡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1997年05月,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1998年02月,任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
2000年12月,任重庆永川市委副书记、人民政府市长,
2001年01月,任重庆永川市委书记,
2007年02月,任重庆市永川区委书记(2007年5月当选为中共重庆市第三届委员会委员)
2008年04月,任重庆渝中区委书记。
中共重庆市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第二、三次党代会代表,重庆市第二、三届人大代表。
33.上海大学副教授副教授、博士
1998 年 7月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3年 6月获西安建筑科技

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3年 7月到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任教, 2007年 2月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 2007 年 4月获得第八届上海大学“十佳杰出青年提名奖”
2) 2007年 7月获得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0608049)、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06dz12210)、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世博科技攻关项目 (05dz05825)(2005BA908B25)等。
现从事学科领域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废弃物资源化等。研究兴趣包括挥发性有机废气控制技术、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中的应用,有机废弃物中能源的回收等。
1. Liu Qiang, et al, Removal of Xylene from waste gases using Biotrickling filters ,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2006, Vol.29, No3, 320~325.
2. 刘强,陈荣等, SDS 提高生物滤床净化氯苯废气的研究, 环境科学 , 2007 , Voll28 , No2 , 295 ~ 299.
3 . Liu Qiang, et al, Comparison of Air-borne xylene biodegradation between immobilized-cell biofilter and biofilm attached biofilter.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 2007 , Vol11 , No5 , 4~8.
4 . Liu Qiang, et al, Influence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on Chlorobenzene Degradation in a Vapor-Phase Trickling Biofilter ,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 in Press ) , 2008
5 . 刘强,陈荣等,生物滤池净化城市生活垃圾 BMT 生物稳定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环境科学, 2008 年 4 月
34.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强,男,1953年1月出生,湖南津市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中青年学术骨干,湖南省高校首批青年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1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原湖南农学院)土化专业,1988年获得土壤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植物生理学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植物营养学硕士点领衔导师、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第一副书记,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博士点领衔人、湖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研究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理事长、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刘强教授一直致力于植物营养与施肥的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其主要研究领域有植物营养生理、施肥原理与技术、新型肥料的研制、农业面源污染与防治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省部、厅级科研课题20多项,在《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中国水稻科学》等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近80余篇,第一作者的两篇论文分获2000年和200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出版专著6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省级鉴定成果2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重大科研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教改项目1项、国家水稻丰产科技工程重大课题专题1项、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项目子专题1项、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省科技厅一般项目多项。迄今为止,刘强教授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其中有2人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3人获湖南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奖,1人被遴选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和中组部联系的高级专家。刘强教授2006年被评为湖南农业大学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
2006年11月 - 获得《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及应用理论研究》 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12月 - 获得《高蛋白饲料稻研究与开发》 湖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鉴定2002年05月 - 获得《高蛋白饲料稻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07月 - 获得《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对糙米蛋白质积累影响的初探》 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1年06月 - 获得《西玛西控释专用肥》 省级成果鉴定2000年04月 - 获得《喷施双酸肥对水稻代谢机能及产量影响初探》 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1999年05月 - 获得《新型高效专用复混肥的研制开发》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05月 - 获得《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二位一体”综合实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05月 - 获得《菜园土壤污染对蔬菜毒害影响的分析》 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3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63年3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导,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院长。1983年在中南矿冶学院机械工程系获工

学学士,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在北航学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1998年公派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机械工程系留学。兼任全国工业自动化系统及集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产工程学会、航空工艺学会等学会理事和《中国机械工程》、《现代制造工程》等学术期刊编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等。曾在法国国家信息自动化研究院(INRIA)、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ASM Pacific Technology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运动系统设计与控制、数控加工动力学仿真优化与虚拟加工、微机电系统制造技术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际合作及校企合作开发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容闳科技教育奖、《机械工程学报》50周年优秀论文奖等多项科技成果奖,获台湾长谷奖教金、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航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教育成果奖;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专利2项。主讲本科生“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生“机电系统建模、辨识与控制”、“动力学系统建模与控制”等课程。
36.华侨大学副教授刘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鲁棒控制
自适应控制
高精度机械伺服控制
工作学习经历
1989-1993年 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读本科
1997-2002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 读硕士、博士
2004-2006年 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 博士后研究
2003-至今 华侨大学机电学院测控工程系 副教授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有:
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精度伺服系统的摩擦建模、参数辨识与控制补偿研究”。
2. 航天部科研项目:“两轴高精度光电跟踪转台控制系统研制”。
3. 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高精度伺服系统新型跟踪控制方法研究”。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
1.鲁棒控制;自适应控制理论
2. 高性能机械伺服控制技术
3. 机器人控制技术
4. 液压系统节能技术
主要论著与学术论文
[1]刘强, 惯性参数大范围变化机械伺服系统鲁棒跟踪控制,控制理论与应用, 22(6):983-987, 2005.
[2]刘强,基于干扰观测器的非对称液压缸鲁棒运动控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1(2),2006。
[3] Liu Qiang, Robust motion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mechanical servo systems with parameter uncertainties, 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Dalian, China, June, 2006.
[4] Liu Qiang, Multirate sliding mode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mechanical servo systems with measuring delay,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Sigapore, May, 2006.
[5] Liu Qiang, Adaptive sliding control of high precision linear motor servo systems,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Sigapore, May, 2006.
[6] 刘强,挖掘机器人伺服控制技术综述,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1]。
37、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教授

刘强,1957年生,辽宁大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会常务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全球华裔骨科学会理事,山西省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医学大学副校长,山西医学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山西医科大学脏器移植中心主任。擅长各种骨科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研究方向是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并在显微外科治疗方面具有较深造诣。是山西省医学学科带头人。多次被山西省卫生厅、山西医科大学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立山西省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特等功,被评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全国百名优秀医生,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抗击非典功臣”称号。
被聘为《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中国手外科杂志》《中国骨伤》《实用全科医师杂志》《中国骨科》《中国康复》《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实用骨科杂志》杂志副主编。
目前,已经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发表专著11部。获得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目前培养硕士研究生14人,博士研究生2人。
38四川省遂宁市副市长刘强,男,汉族,1965年8月生,四川井研人,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文化。
1980.09—1983.08 四川省犍为师范学校学生;
1983.08—1992.05 四川省犍为团县委干部、副书记、书记(1988.09—1991.07中央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专科学习);
1992.05—1992.10 四川省犍为县定文区委副书记、区长;
1992.10—1993.05 四川省犍为县玉津镇党委书记;
1993.05—1994.12 外派云南省潞西县任副县长;
1994.12—1996.03 四川省犍为县纪委副书记;
1996.03—1997.08 四川省犍为县县长助理、副县长;
1997.08—1998.01 四川省犍为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
1998.01—2000.01 四川省犍为县委副书记、县长(1995.09-1998.02省委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习);
2000.01—2001.12 四川省犍为县委书记;
2001.12—2004.12 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1999.09-2002.07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
2004.12—2008.08 四川省南充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2008.08—中共四川省遂宁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39“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之一刘强,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裁判,河南省陈氏太极拳协会理事, 项城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项城陈氏太极拳馆馆长兼总教练。 1964年出生于河南项城县,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系,本科学历,自幼习武,随祖父习练八卦拳、械各种套路、硬气功, 深悟其道。1996年开始习练太极拳, 2002年拜中国陈家沟陈氏十九世、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为师,系统学习陈氏太极拳。自练拳以来精修拳艺,擅长陈氏太极拳老架、新架、单刀、单剑、双刀、大刀及竞赛套路、推手、擒拿等技法。
2004年,参加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获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剑第二名;
2004年4月9日,参加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上创吉尼斯记录的三万人太极拳大演练;
2004年8月,《武林风》栏目五大门派太极拳专场随陈正雷大师演练陈氏太极拳;
2004年10月,参加郑州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开幕式大型太极拳方阵表演;
2005年8月,参加河南省首届正雷杯太极拳赛获太极拳第一名、太极剑第一名;
2005年8月,参加第三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获太极拳第二名,集体太极剑第一名;
2005年9月,项城市"热电杯"首届太极拳交流大赛任总裁判长。
2005年11月,参加省“武协杯”传统武术比赛,取得个人项目太极拳、太极剑两个第一;所带学生首次参赛获集体项目第五名;
2006年10月,代表河南队参加郑州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获太极拳、剑两块金牌;
2006年5月,河南省温县第二届“正雷杯”太极拳交流大赛及“红棉杯”陈家沟太极拳推手擂台赛任裁判,所带学生参赛获集体项目第三名;
2006年8月,河南省武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上,任大赛裁判员;所带学生参加比赛获集体项目第一名;
2006年9月,周口市迎国庆太极拳(剑)比赛任总裁判长,所带学生获集体项目太极拳、剑两个第一名;
2006年10月,应邀组队参加了第二届姓氏文化节民间艺术精品展演太极拳专场演出,获一等奖。
2006年11月,应邀参加周口百姓大舞台栏目演出:
2007年8 月,参加炎黄二帝塑像落成大典陈氏太极拳大型义演;
2007年8月,参加第四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及全国新农村农民太极拳健身大赛获拳、剑两个第一名;
近年来,为更好普及推广太极拳,在项城市设立多个辅导站点,培训教练员二十多人,教授学生两千余人,其中取得武术五段段位二人。带领学生参加省地各级比赛获个人单项奖牌50余枚;
积极响应国家体育部学校"阳光体育工程"的号召,在项城市“阳光体育工程”启动仪式上,带领二百多名学生展演的精要十八式和太极十三刀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2007年7月,带领拳馆少儿班学生参加了项城市广场文化精品展演,展示了太极单刀和精要十八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2007年9月,做客项城市电视台人物专访栏目;
2007年10月1日,接受周口市电视台记者采访,不遗余力弘扬太极!
2008年3月7日—11日,参加第六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取得太极拳冠军太极剑亚军的好成绩。
2008年6月20—24日,所带学生参加第三届中国陈家沟太极功夫精英赛,获集体项目太极拳、器械两个第一名,个人项目三金三银的好成绩。并应邀担任本次比赛裁判。
2009年8月8—12日,应邀担任河南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裁判。
2009年8月29日—9月1日,在河南省温县被授予国际太极拳文化传播大使称号,并颁发了奖牌、奖章及证书。
牢记陈正雷大师教诲:弘扬太极,造福人类!为更好的推广太极拳在项城市的发展,提高大家对太极拳的认识,先后举办太极知识讲座六期,独立编撰《项城太极辅导》杂志,分期分批印发数千册,以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参阅,深入浅出的语言配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练太极拳进一步得到细化量化,为太极拳扎根项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