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海豚

真海豚
濒危等级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种名: 真海豚
学名: Delphinus delphis (Linnaeus, 1758)
英文名: Common dolphin
别名: 普通海豚、海豚、短吻型真海豚
科属:属于鲸目海豚科
形态: 吻突狭长,额隆前端呈V形,与吻基部界限分明。下颌前端略比上颌突出。背鳍位于体中部,略成三角形,具白斑。鳍肢末端尖。尾鳍宽大。体背部蓝黑灰色,腹部白色,体侧前部黄土色或灰白色,尾侧部灰色,在背鳍下方形成较深鞍形深色区。眼有黑色圈,由眼至吻突与额交界处有一黑色带;由眼后沿体侧延伸至肛门有1~2条灰黑色带,由鳍肢前基至下颌有一条黑色带,在下颌口角处弯成V形。上、下颌每侧具小型齿40~50枚。
大小: 成体最大体长雄性2.6米,雌性2.3米,体重大型雄性达135公斤,一般75公斤以下。
生态: 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活动敏捷,游泳中常跳出水面,喜跟随船只。性成熟体长约1.9~2米,生殖间隔2~3年,妊娠期10~11个月,每产1胎,初生仔豚体长80~85厘米。哺乳期超过1年。以群游性鱼类为食。
分布:分布于热带至暖温带为主的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等各大海洋以及黑海等,在中国见于渤海和黄海的各渔场,东海的舟山等渔场,南海的北部湾、北海、海南岛海域,以及台湾海域等。
习性:常数十只或数百只结群活动,同伴间眷恋性很强。行动敏捷,游泳速度很快,瞬时时速可达30海里。有时尾随在船只后面,或在船头的波浪中跳跃。以鱼类和乌贼为食。春秋两季交配,雌性每隔2~3年生育一次,妊娠期10~11个月,初生幼仔体长75~85厘米,哺乳期1年以上。寿命25~30年。
近况:此种地理变异很大,於1994年正式被分为两种,长吻真海豚(Delphinus capensis)及短吻真海豚(Delphinus delphis),前者吻较短,胸侧颜色较亮丽与颌下至胸鳍之纵带呈鲜明对比,後者吻较长,胸侧较灰暗,暗纵带由眼连至胸鳍,因此远看眼点不清楚。近来有些学者甚至考虑将另一型吻端更长的真海豚列为独立的种类热带真海豚(Delphinus tropicalis)。至於台湾海域者属於哪一型尚待研究之。在热带东太平洋会和黄鳍鲔鱼同游,常被围网作业意外捕获,成为保育焦点之一。 生殖高峰在春秋二季,哺乳期10-11个月,两胎间隔至少一年。在北太平洋常与太平洋白侧海豚同游,其洄游迁徙路线不明,有些地区全年可见。
食性:主要摄食鱼类及乌贼。有时会合作赶捕鱼群,有些地区真海豚常在夜晚等深海鱼类移至海面时捕食之,有些亦会在渔人收获时捡拾丢弃或漏网之鱼。
数目:虽然有证据显示黑海,地中海与热带太平洋东部的组群已经减少,但真海豚仍是世界上数目最多的鲸豚类动物,全球总数可达数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