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由来

网络问政
总书记关注网民

2008年6月20日注定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问候网友,倾听民意,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和奥运盛会即将到来之际,最高领导人第一次通过互联网接受公众提问对话,总书记此举堪称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开启了中国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的一个崭新时代。

事实上, 由“网络问政”凸显的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行动早已经在重庆渐次展开。

2007年6月,市委市政府就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通过互联网向全球“问计求策”, 开中国省级行政区网络问政、网络民主之先河,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重庆网络民意由此逐渐发酵,与决策层良性互动,堪称中国网络民主一方重镇。

从“信访办”到“留言版”,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官员更积极主动地关注网络民意,在一些地方,政府将收集、处理、反馈网上民意、民情工作制度化,建立起专项办复机制。

广东省的网络问政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08年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通过网络向网民拜年,并回答网民的提问;之后在广东省省厅局里设置网络发言人,接受媒体大众的监督。目前广东省的网络问政平台有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金羊网的金羊问政。网民可以以登陆或者匿名的方式在平台上对省委书记、省长、市长、市委书记、广州12个市区的领导进行咨询、建言、献策等,用发布帖子留言等网络形式与政府网络发言人进行沟通。话题涵盖民生民计、咨询求助等话题。比如2009年的“番禺焚烧垃圾”、“广州亚运会城市建设”等议题。

讨论为什么网络能成为民意的“绿色通道”?因为网络是开放的。(网络已被封锁,又来如何网络问政?)

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身份,只要拥有一个IP,就有公开表达的权利。网络上,人人都有麦克风,不需要举手方能发言,也无需理会级别大小先后。怎么想就怎么说。那些来自民间的真实声音,没有经过机构部门的层层过滤,显现出最原始的社情民意,

所有这些也许并不是网络技术发明者最初始的目标,但在我们,在这样一个个人权利因网络而得到最大释放的社会,这是网络所带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但愿更多的官员能顺应网络社会的发展,智慧地运用网络而不是抗拒和抵制,把网络优化为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生产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